南沙檢驗檢疫、海事、港務三部門開展自貿片區危險貨物專項整治聯合行動,認真排查各種隱患。
天津港“8·12”事故給各地敲響了安全警鐘。24日,南沙檢驗檢疫、海事、港務三部門共同組織開展了危險貨物專項整治聯合行動。據悉,前述三部門將深化“三互”(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機制,建立完善自貿區危險貨物大數據庫,進一步防止危化品安全事故發生。
現場
南沙港危化品主要為易燃、腐蝕性物質等
24日上午,記者來到南沙新港碼頭時,檢驗檢疫局的工作人員正在對一批被抽檢出來的危化品進行檢驗檢疫。該批貨物為不飽和聚酯樹脂的易燃液體,屬于第3類危險物品,工作人員對貨物的集裝箱進行了檢驗,主要檢查外包箱是否完好、危險標簽是否具備、包裝安全性以及集裝箱隨附的資料是否符合檢驗檢疫部門具體要求等問題。
“我們的現場核查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對該批危化品對貨物箱體以及內箱貨物進行檢驗,一個是對貨物危險特性、危險標簽、貨物包裝是否破損或者泄漏進行了檢查。”南沙出入境檢驗局檢驗監管科的工作人員介紹。
據介紹,存放有危化品的南沙新港碼頭,距離居民區有七八公里,港內不存在居民住所,而進入南沙港的危化品主要包括第3類易燃液體、第8類腐蝕性物質,如氫氧化鈉、第9類海洋污染三種,不存在有毒物質氰化物。
舉措
將完善自貿片區危險貨物大數據庫
南沙自貿片區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危險貨物進出口業務十分頻繁,區內更有小虎石化碼頭片區這一傳統化工產業集聚區,安全風險不容忽視。
為切實打擊涉及進出口危險貨物的違法違規行為,南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合南沙海事處、廣州港務局海港分局在2014年三方簽訂的“三互”(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合作備忘錄基礎上,開展自貿片區危險貨物專項整治聯合行動。
據了解,傳統上口岸管理部門照各自職能對口岸危險貨物實施監管,危險貨物信息進入各自系統未能形成互聯互通。由于彼此的職責和監管重點不同,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相對薄弱,容易產生監管盲區。
為打破“信息孤島”,上述三部門在“三互”備忘錄的基礎上,依托“智檢口岸”平臺,逐步實現三方自貿區危險貨物監管信息系統對接,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全面掌握南沙自貿片區各口岸從事進出口危險貨物生產、經營的企業、人員、車輛、船舶等情況,通對船舶、貨物、危險特性等共同申報內容的比對保障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建立自貿片區危險貨物信息化大數據庫。此外,在“智檢口岸”公共服務平臺推出“危險化學品在線與判斷”功能,企業可通過互聯網對危化品進行預判斷,有效防止漏報、錯報的同時為企業節約通檢時間和成本。運用“智檢口岸”實施風險管理,通過口岸危險貨物信息大數據比對分析,自動設定抽批規則,提高查驗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據介紹,對于企業申報的每一批貨物,檢驗檢疫部門都會相應地進行抽檢。同時,對于企業申報的信息,上述三個部門進行比對,如果數據出現異常的話,相關部門會對其進行重點查驗。通過三方監管數據互聯,實現危險品船舶靠泊作業、貨物裝卸和儲存、出入境全過程的閉環式監管,以數據流和信息流貫穿整個危險貨物監管鏈條,實現對危險貨物進出口的全流程覆蓋。
據統計,2014年度南沙檢驗檢疫局共檢驗進出口危險化學品4404批,貨值14.7億美元;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批次208批,2015年上半年共檢驗進出口危險化學品1573批,貨值5.9億美元,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批次149批。當中涉及的問題包括未正確使用危險貨物包裝、危險貨物包裝破損、危險公示信息不符合要求等。通過深化“三互”合作,南沙檢驗檢疫局在危險化學品方面的檢出率從去年的4.7%提高到今年的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