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每個人正被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小到衣食住行,大到貨運、媒介信息傳輸、建筑等都被深入影響,對當代的人們提供了不少有用的幫助。
可是,盡管大數據能夠做到優化配置,在數據安全這一塊依然存在盲區。從互聯網剛起步不久,數據安全就開始探討,可是每年數據信息泄露、網站服務商網絡癱瘓、黑客攻擊事件依然存在,就形勢看來是不容樂觀的,值得個人特別警惕。
下面觀閱一組信息泄露的事件:
2011年,天涯社區網站針對2009年之前的密碼數據泄露做出道歉申明。
2013年,烏云平臺爆料,QQ群關系數據遭泄漏,可根據QQ號獲得該人姓名經歷等詳細信息。
2014年,第三方漏洞報告平臺“烏云”曝出12306網站現用戶數據泄露漏洞。
2015年5月27日,支付寶錢包的PC端和移動端用戶無法登錄,都顯示網絡繁忙超時。
2015年5月28日,攜程旅行網官網癱瘓,無論是PC端還是APP手機軟件均無法登錄。
列出上面的事件,是想說明哪怕是網絡技術超群的網絡公司,他們也存在數據安全隱患,而個人對于自身信息沒有存在謹慎心理,結果可能更糟糕。不管如何,數據泄露的事件背后,往往導致受害者損失慘重,且后期惡劣影響太大,損失的可不止經濟方面的利益,還對企業造成無法彌補的影響。
窺探別人的隱私對于許多人來說,那是相當感興趣的。好奇心害死貓,人其實好奇心一點都不比貓弱多少。所以,對于數據的泄露,很多人的興趣度非常濃烈,不管是好的壞的,都是想要看一看,觀賞一下才覺得舒坦,否則,聊天時候不知道,可不是OUT了嗎?有的人觀看泄露的信息,荷爾蒙迅速上升,腦袋一熱,就將泄露出來的數據發送出去,其心態是很想與別人分享下,還是希望與別人共享下,不得而知。
大數據技術很好,可惜若是這個工具被濫用,后果其實很可怕的。
美國人最近拍的一部電影,說的是有位科學家,開發了一款定位軟件,只需要在這個軟件上輸入任何一個人的幾個關鍵信息點,就可以立馬將這個人的位置鎖定,基本上,無論這個人走到哪里,都會被立馬搜索到。
就電影內容看,這個檢索技術,正是基于大數據平臺,依靠布置在城市的攝像頭、人們日常交流音頻、視頻以及周圍人的自拍照等信息做出精確檢索,這點有點類似“人肉搜索”,理論上只要有人提供出一個信息點,在眾多信息點的集結下,被檢索的人就無處躲藏,其結果也確實可怕,主人公無論躲到哪里,都會被定位檢索出來。
影片中的關鍵是掌握這項技術的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技術本無罪,只是用于何處而已。好的技術被正確使用,才能夠體現它對人類的價值性。
不管如何,對于數據的保護,除了企業需要做好,個人更是需要做好自我保護,遠的不說,2008年,艷照門事件余波至今未消,依然還在影響當事人。2014年美國多位女星私密照遭泄露,至今照片還在傳播,惡劣影響消除困難。今年的優衣庫事件,當事人現在估計還在焦頭爛額的應對媒體的深入調查。
可見,個人私密信息若是不小心泄露,在互聯網上傳播開來,一點都不是件好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