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問題都能通過大數據來解決,比如猖獗的通信詐騙。
2000年以來,隨著金融、通信業的快速發展,通信詐騙在中國快速蔓延,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被通信詐騙的事。
傳統的做法就是提高市民防范意識,但這并非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長久之計。比如,面對“猜猜我是誰”和“領導喊話去辦公室”等種種詐騙方式,市民上當的案例并不少。去年10月,佛山市南海警方打掉一個“領導喊話去辦公室”的詐騙團伙,涉案金額達154萬元。去年3月,鄭州某公司財務經理張女士,被改號為中山市公安局的電話所騙,將公司和個人的全部資金3866萬匯入到“安全賬戶”,刷新了國內通信詐騙個人受騙的新紀錄。
據公安部公布,2014年全國通信詐騙發案40余萬起,群眾損失107億元。2013年,通信詐騙案發案30余萬起,市民被騙100億元。
通信詐騙受害者與年齡層、知識水平無關,其破案難、追贓難、防范難的特點已成為公安部門的共識。
目前,國內相對成熟的做法是,個人在被陌生電話騷擾后,可以給該號碼貼上“通信詐騙”、“廣告推銷”之類的標簽,這些信息上傳云端,如果同一個號碼被多人標記,再接到該電話的人將收到系統警報。
在傳統的防范手段效果甚微的當下,中國可以借鑒國內外的經驗,用大數據來分析、防范通信詐騙。
2013年,中國某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就曾牽頭組織反信息詐騙聯盟,成員包含警方、運營商、銀行等,通過共享上億號碼庫資源、網上網下結合方式打擊垃圾短信、騷擾電話、通信詐騙黑色產業鏈。截至目前,已直接勸阻1.84萬名用戶避免轉款達1.56億元,快速攔截被騙資金1.09億元。
而在英國、比利時,政府部門通過大數據分析手段打擊詐騙,每年挽回的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
從既有經驗上看,通過大數據手段防范詐騙效果顯著,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那么,這個事情究竟由誰來做呢?當然是我們的服務提供方——運營商和銀行。
全國人大代表、通信詐騙防控專家陳偉就認為:“由于通信線路和銀行網絡一直監管不力,甚至是放任不管。在‘嚴打’之下,通信詐騙發案,還是逐年上升。”
最近,國內首次出現“老人遭通信詐騙運營商被判擔責”的案例。在該案中,雖然老人被騙48萬元,法院裁定運營商僅賠償1萬元,但專家認為,該案具有樣本意義。
也就是說,運營商和銀行如果仍不注重履行自身的監管職責,未來可能要為更多的通信詐騙案件埋單。若真如此,這意味著屈指可數的幾家運營商和銀行所面對的,是每年超過百億的涉案金額,以及不知道多少場的官司。
現在,如何完善技術手段,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來防范和監管通信詐騙,這是運營商和銀行必須考慮的問題。與此同時,市民也應當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不給通信詐騙留下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