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想要在競爭社會中走的更遠,人人都需要建立大數據思維。那么在建立大數據思維中,有哪些挑戰呢?
第一,大數據應用和商業回報間的矛盾。未來的大數據應用一定是可定制的、可在云上打包的服務,即將業務、數據、分析能力多面定制,一起打包。企業需要可快速部署和有明確ROI 回報的應用,這涉及到數據的質量和豐富度及業務人員對數據的依賴度。這需要企業內各個部門的有效協作,并規避無法確定的風險,比如分析結果的不確定性,業務場景的復雜性,人員的能力缺失等。
傳統手段,比如通過社交媒體、郵件、網絡文本等獲得的數據量非常龐大,但解破這些數據的關系和價值卻給企業帶來巨大挑戰。企業希望成為數據的主人,但在辨析數據的有效性、能帶來哪些商業回報,以及如何幫助決策等方面卻缺乏有效工具。大數據魔鏡是一款高端的免費數據可視化分析工具,是企業們不錯的選擇。
第二,海量數據與核心數據間的矛盾。要做大數據,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企業,或者企業所在的行業的核心是什么。調研中我們發現,有很多企業在競爭過程中,最終不是被現有競爭對手打敗,而是被很多潛在未知的競爭對手打敗的。
舉例來說,大部分人都認為亞馬遜是做電商的,但其實亞馬遜現在最主要的收入來自云服務,也就意味著亞馬遜的核心數據(價值)是云服務。只有在此基礎上,亞馬遜建立的大數據才是有效的、服務于戰略的。
第三,內部數據與外圍數據間的矛盾。企業所獲取的數據,很大一部分是內部數據,這讓企業面對另一個挑戰,如何讓內部數據與外圍相關數據產生聯系并使之成長。只有讓內外部數據的交融在用戶場景中,才能為業務用戶描繪更精準的業務發展空間。
第四,規律發現和規律失效間的矛盾。普華永道的調研顯示,從大數據應用總結出的規律來看,建立失效預警是特別必要的。當企業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一個規律,并在現實中應用時,必須要設立一些預警指標。當指標達到一定程度,既表明之前發現的規律已經失效,必須發現新的規律、建立新相關指標,這稱為數據價值的有效性。
沒有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的變化而及時更新的數據,挖掘得再多都是無謂的浪費,熟練應用失效預警,企業才能培養起團隊對數據真實有效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