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司機羅在勇一邊吃著午餐,一邊瀏覽著手機APP“貨車幫”上的信息,看看下午返程時有沒有順路的貨物可運。
“貨車司機最怕滿載而去,空車而歸。”羅在勇告訴記者,以往到處找貨,如今一個“貨車幫”軟件就搞定了。
這款由貴陽貨車幫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軟件,幫助車主找貨,幫助貨主找車,極大地降低了貨車的空駛率和趴窩率,提高了貨車司機的收入。
這正是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方便群眾生活的一個生動例子。
位于長江、珠江上游的貴州,既是“兩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同時也是我國貧困面最大、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
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探索一條既能發揮資源優勢,又能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有機統一的發展路子,既是中央的要求,更是4000萬黔中兒女的期盼。
如何突圍,產業選擇是關鍵。大數據產業無疑是最佳選擇,既能發揮貴州生態良好、氣候宜人的優勢,又能彌補基礎設施相對較弱的不足,還能推動整個產業結構的優化提升。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貴州以大數據產業作為新一輪產業轉型的突破口,符合生態貴州的定位。”
2014年以來,貴州依托政府掌握的數據資源,搭建政府數據統籌存儲、共享交換和開放開發的“云上貴州”系統平臺。
目前已有7朵“云”41個系統遷移到“云上貴州”系統平臺上,集聚了4萬GB的數據量,平臺日均訪問量近2億次,峰值近10億次。
在政府的積極推動下,一批與大數據產業相關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2014年,貴州省電子信息企業達到1721家,新增大數據及關聯產業注冊企業263家,全省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的園區達到25個。
貴州已按下發展的“快進鍵”,正在乘“云”直上。
5月20日,貴安新區與騰訊公司簽訂“互聯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在貴安新區打造全國首個生態和“互聯網+”深度結合的智慧城市樣板。
貴州省省長陳敏爾認為,發展大數據產業對貴州而言,是大產業,也是大紅利,更是大機遇。隨著大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百度進來了,浪潮進來了,阿里巴巴進來了……諸多互聯網巨頭紛紛向“黔”進。
為探索更多的大數據商業模式,貴州省開放部分政府數據資源,舉辦了“云上貴州”大數據商業模式大賽。歷時半年的賽事,共吸引8615支團隊參賽,一批優秀項目獲得社會資本青睞,獲得政府資金支持,紛紛注冊落戶貴州。
目前,貴陽國家高新區發揮創新要素聚集的優勢,著力打造“中國西部眾創園”,為創客提供政策、資本、人才和載體等配套支持。到今年底,中國西部眾創園預計將聚集創客團隊50余個,聚集孵化企業40多家,線上線下聚集的創客超過1萬人。
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陳剛認為,隨著大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貴州、貴陽對人才的吸引力將持續增強,創業激情將充分涌流,“貴漂”一族亦將逐漸興起。
陳敏爾多次要求,利用大數據管好公共權力、公共資金、公共資源和公職人員,深入挖掘大數據的管理價值,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
今年2月,貴陽在該市公安交管局啟動了“數據鐵籠”計劃試點工作。
據貴陽市公安交管局法制處處長樊勁松介紹,“數據鐵籠”通過用戶權限分配、IP綁定、數字證書唯一認定等技術手段,將各項業務流程和活動軌跡關聯到具體人員,做到件件有“對象”、處處留“痕跡”。
目前,貴陽市公安交管局已建成了20多個信息系統平臺,實現了對執法人員內外業務的全程記錄,對權力風險點的分析、監督和制約。
大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讓政府權力運行更加規范,也讓決策更加科學。
貴州省經信委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云上貴州”系統平臺,對跨部門、跨領域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得出總結性、預測性或預警性的判斷信息,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提升了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今年初,貴州蓉遵高速習水段發生塌方事故。相關部門依托“云上貴州”系統平臺,快速完成路過該路段車輛的精細化排查,在最短時間內迅速準確鎖定被掩埋車輛為1臺,為搶險救援提供了科學精準的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