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目前,隨著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火熱進行,政府大數據應用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大數據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價值初顯。專家建議,交通、環境、氣象等數據均可以開放,以創造更多有價值的服務。
中國IT市場已告別高速增長,2014年市場總規模為1.3萬億元。未來大數據將成為推動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據市場調研機構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大數據應用市場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并以近9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18年,大數據產業規模預計將達到近6000億元。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數據的爆發式增長。政府部門作為城市管理與民生服務的主體,擁有大量的高質量數據資源。據了解,目前各級政府掌握著全社會信息資源的80%,其中包括3000余個數據庫。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火熱進行,政府大數據應用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有效拉動了大數據的市場需求,帶動了當地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大數據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價值初顯。
2014年,北京、上海、廣州、貴州等省市政府在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上走在了前列。截至2014年11月,北京市各政務部門共同建設的北京市政務數據資源網,已經收集公開了36個部門機構的資源信息,內容涵蓋交通、生活安全、就業、教育、社會保障等多個方面。上海市開通運行的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已實現對外可供查詢數據近3億條。
政府部門正在加速開放大數據,交通、環境、氣象等數據都可以開放,開放之后將能創造出很多有價值的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政府部門的大數據往往涉及機密,一旦泄露或者處理不當,將嚴重損害國家權益。這就要求IT企業加大對電子認證、加密解密、攻擊檢測與防御等技術的研發投入,加強產品系統應用安全。而政府部門要抓緊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加強對數據中心及信息系統運維的監督管理。
D1Net評論:
由此可見,大數據產業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是要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
原文作者:黃鑫 陳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