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檢察院的“檢立方”大數據平臺在辦案上很實用,很有效,能夠節省辦案資源,通過這個模型深挖犯罪特別有意義。
“檢立方”大數據平臺最大的亮點在于實現了執法司法質量的實時動態監控。
信息化建設可以有力推動和保障檢察官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深化檢務公開。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檢察院特約監督員劉峰是典型的“技術男”,從小熱愛電子技術,小時候曾動手把對講機改造成手機用來打電話,現在是工商管理學博士、榮譽理學博士、榮譽院士。去年8月份,他在受邀參觀北京市檢察院檢察信息化建設時,遇到大數據“檢立方”運行卡殼,當即“診斷”出“檢立方”病因并及時幫助解決。
在北京市檢察院召開的人大代表懇談會上,他積極建議檢察機關要把“數據說話”理念運用到信息化建設中,“要讓數據說話,利用數據破案”。
“妙手”診斷“檢立方”
2014年,北京市檢察院全面整合了歷年來的辦案數據,通過數據挖掘技術,為執法辦案提供強有力的輔助決策,最終形成一核(以檢察數據為核心)、三軸(規范、監督、公開三條主軸)、多面(同時開發統計分析、預警研判、管理支撐等多功能)的大數據立方體———“檢立方”。北京市各級檢察院領導打開“檢立方”,就能了解到本院立案、辦結、辦案時限等各項數據,對執法辦案情況一目了然。精通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劉峰非常關心北京市檢察院檢察技術建設,對于該院技術人員的請教,總是有求必應積極幫助,他也因此成為該院技術人員眼里的“ 檢立方 工程師”。
2014年8月13日,劉峰第一次走進北京市檢察院,參加該院組織的人大代表懇談會。會前,與會代表參觀該院檢務中心的“檢立方”。正當時任該院技術處處長的孫玲玲熱情地向代表們介紹“檢立方”時,系統運行速度突然變慢,劉峰立即提出,應該是后端分析架構出現問題,他讓技術人員重點針對后端架構查找問題。果然,技術人員經過查找,結果證實劉峰的“診斷”正確。經過及時處理,“檢立方”問題得到解決。那天,劉峰的專業“診斷”給所有在場人員留下深刻印象。
一個月后,劉峰又帶著多媒體技術專家王力劭博士等人再次走進北京市檢察院,與孫玲玲等檢察技術人員共同“會診”“檢立方”。劉峰提出,要保障設備良好運行,后臺數據庫可以再建一個,專門用于查詢;在統計分析指標方面,可以定制出常用的、固定的報表等各種表格,以提高系統運行速度;后臺數據結構,可以聘請數據庫專家對此系統進行分析、優化。
北京市檢察院技術人員欣喜地告訴記者,劉峰的意見建議在“檢立方”系統二期開發中都得到了應用,效果很好。
要讓檢察大數據“能說話”“會破案”
劉峰認為,檢察機關建立大數據不是目的,應該讓數據“說話”“破案”。
他的觀點是,不能僅僅把“檢立方”看成一個大數據,重要的是要讓數據“能說話”、能總結、能工作,還能夠破案。他建議,檢察機關要把“數據說話”理念積極運用到信息化建設中,在“檢立方”建設上應建立完善的后端模型,提高數據使用率,讓干警都能用、喜歡用,并高效利用該系統。同時,“檢立方”系統要能預測態勢,觀察規律走向。譬如,檢察官對某案登記后,數據庫如果能夠自動提示案件偵查方向,及時告訴若干條偵查線索,甚至可以直接告訴檢察官該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是誰。他說,這才是“檢立方”最大的應用價值。如果僅限于數據統計,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
劉峰的意見建議被運用到“檢立方”建設中。北京市檢察院技術處副處長閆仲毅告訴記者,根據劉峰的建議,技術部門正通過建立科學、適用的后端數據模型,進一步深化對檢察數據的分析,讓“數據說話”說得更加清晰到位。同時,將數據分析與案件辦理更加緊密結合起來,讓“檢立方”成為精準、高效的辦公辦案平臺。
調研要做“有心人”
人大代表如何了解群眾心聲?如何寫好議案建議?如何真正為民代言?劉峰認為,必須深入到群眾中,扎根到基層,才能夠發現問題,從而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否則議案建議就沒有“靈氣”和底氣。
調研中,他了解到北京很多老舊小區都面臨電梯改造問題。在今年的北京市人代會上,他提了幾份建議,其中之一就是反映老舊小區的電梯改造問題。人代會開幕前一天,他再次到海淀八里莊北里的23號樓了解情況,驚訝地發現樓里安裝了一部新電梯。一打聽,得知電梯是樓里的居民攤錢購買的,但是有一些業主付不起錢,所以電梯就采用刷卡使用的方式。有一位住在21層的老人,因為沒交錢,沒辦法坐電梯,只能每天蹭電梯上樓,有時在樓下一等就是幾十分鐘。
劉峰說,老舊小區的電梯改造到底應該采取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還要仔細研究,拿出詳細方案來。“比如,在外人看來,這幢樓的電梯改造問題已經解決了,但是這位老人的問題卻被大家忽略。相信樓里還有其他交不起電梯費用的弱勢群體,對于這種特殊情況,應該如何解決呢?”劉峰據此正在完善他的建議。
一份建議讓“無證”基站拆除
劉峰喜歡把自己的議案建議發在微信朋友圈里,讓大家一起討論和交流。他說,這是一種接地氣的履職方式。同時,通過微信,他也能了解到大家平時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群眾有事也喜歡找劉峰反映。2012年11月,劉峰在參加東湖街道組織的人大代表述職會時,收到了一封來自180余名選民的聯名信,大家反映東湖街道轄區的望京花園小區西南側安裝了一座無線通信基站,擔心基站影響周邊居民身體健康,請劉峰為他們呼吁,讓政府相關部門責令運營商停止安裝,盡快將基站拆除。
通過調研走訪,劉峰了解到,近年來,移動通信部門加大了移動通信基站建設力度,僅2012年,中國移動通信公司就在北京新建了867座TDBSCDMA基站,這些通信設施有的沒有政府許可規劃,有的沒有建設部門的施工手續,有的甚至被列入政府違章建筑拆除范圍之內。而建設單位大多沒有向屬地政府通報并與市民溝通,強行施工,引發街道居民的極大不滿。
劉峰深切地感受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趕忙查閱通信條例等相關資料,通過與領導和專家交流,很快,一條“關于規范通信基站建設的建議”提交到了有關部門。他建議盡快頒布相關地方性法規,把政府對移動通信基站的選址建設管理規范化、制度化,以維護移動通信用戶、業務經營者和社會公眾的權益;同時加強公共宣傳,加強與市民的溝通,消除人們對移動基站電磁輻射的誤解,樹立移動通信運營商良好的公共形象。劉峰的建議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很快,東湖街道轄區望京花園小區西南側的一座無線通信基站被有關單位拆除。
劉峰還是一位攝影愛好者,他喜歡用鏡頭記錄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今年的北京市人代會上,他拍了很多會場內外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希望透過照片讓大家了解真實的人代會情景。
劉峰還向記者講述了三件履職“小事”:有一天,他在步行下班途中路遇交警執法,被執法對象情緒激動,他立即上前,以人大代表的身份講法釋理,最終化解了警群矛盾;在CBD一座電梯里,他與豢養大型犬的戶主周旋,通過講道理最終讓對方放棄養犬,維護了該樓其他住戶的利益;通過言傳身教,他讓女兒發自內心地說出“長大了我也要當一名人大代表”的心愿。
三件不起眼的小事,讓記者感受到了一名人大代表在積極履職的過程中所散發出的正能量。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委員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