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政府能夠好好地利用大數據,相信可以更早地預知房屋的問題?!?/p>
近年不少大型企業以大數據來支援決策,其中社交媒體的應用最為廣泛,以提升銷售。
政府也掌握不少大數據,如有關于薪俸納稅人的收入水平、擁有多少物業、首次置業時的年齡、從事那些行業、購買甚么住宅、大小如何、地點又如何?如果好好地利用這些數據,便可以更早地預知房屋的問題。其實政府不是甚么也沒有做,而是遲了。2010年,開徵了額外印花稅,其后推出雙辣招,這都是稅務措施,效果是有的,但最重要的仍是增加供應。若掌握大量數據的政府一早發覺首次置業的人,多是從事金融業的畢業生、在投資銀行工作、收入是若干水平,肯定更早了解問題的嚴重性。
以我有限的數據看,畢業后10年內可以置業的是較有能力的一群。他們多從事金融業,在投資銀行工作,但買的單位不是細小的,便是在新界或是市區的邊緣,樓齡也較高。如果在物業的持有期、負擔能力、借貸水平、平均售價以外,多了一些更細緻的數據,相信制訂政策時也會較為對癥下藥。
舉例說,雖然首次置業的人不一定是由自己支付,他們可以由父母支付,但假若首置人士的年齡越來越大,購買的面積亦越來越少,地點亦越來越遠,樓齡又不低,加上持貨期長,再購買時的面積、地點及樓齡也好不了多少時,這都不是好的兆頭,情況一如一間旅行社或酒店,舊的客人沒有回頭時,問題便相當嚴重。
政府不是沒有利用大數據,最少它有用于追蹤政治方面的議題,卻鮮有用于改善民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