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個新聞時政類自媒體公號在11月23日—11月29日(周日—周六)的統計周期里共發表了1447篇文章。此次我們選擇其中的1000篇文章作為樣本進行分析。
1000篇文章的平均閱讀數為9607。從上面的分布圖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文章閱讀量集中在1000—10000之間,占到了樣本總文章數的57%。文章平均點贊數為50.7,未達到這一均值的占到84%,其中更有109篇文章無點贊。綜合樣本文章閱讀數和點贊數數據分析,多數自媒體賬號仍處于成長階段。
在發文日期上,除23日(周日)、29日(周六)發布文章稍少外,工作日每天發表的文章數基本一致。即便是周末,發文量與平日的差距也不大。
在發布時間上,樣本公號選擇最多的時間段是早6點到11點,下午3點到次日凌晨1點。其中幾個重要的發布時間節點依次為6點—7點、9點—10點,17點-18點,分別對應于晨起,上班時間及下班前。這也是不少人認為的重要閱讀時間。而實際的閱讀數統計也表明,這幾個作息時間段,文章閱讀量確實較高。(有人總結出的幾個微信閱讀時間段:馬桶閱讀時段:7:00-8:30;午間休息時段:11:30-13:00;下班后閑暇時段:17:00-18:00;睡前瀏覽時段:21:30-23:00。請與上述圖表對照看是否相符。)
但這卻并不是全部的閱讀高潮,一般來說,下午三點,人們會利用工作間隙休息一下,從晚上八點后直到睡覺前,許多人也會花很多精力用于上網。至于凌晨的閱讀量高峰,則完全是搶早起第一眼的文章,且搶了一個統計節點的優勢。所以對于公號運營者來說,大可不必起早摸黑搶幾個黃金作息時間,只要避開人們的休息時間,且有好文章,同樣能夠取得不錯的閱讀收獲。
談到寫微信文章,不少人都提到一些經驗之談,諸如圖文消息標題長度盡量不要超過13個漢字;多用疑問和感嘆句標題,標題中多包含數字等。那么這些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從樣本文章標題的字符數統計來看,顯然大家并未嚴格遵守“13字”法則,樣本文章的標題字符集中于11個到27個之間。同樣的,文章平均閱讀量與標題字符數之間也并未呈現出明顯的相關性。
那是否標題中多設問、多用感嘆句就能吸引人,加一些關鍵詞標注符號就更能抓人眼球?下面是樣本標題中使用符號的統計數據,大家可以看看是否如此。
?。ㄕf明:全部樣本文章的平均閱讀數為9607次)
從標點符號的使用來看,確實有不少人信奉這一訣竅,標題中使用最多的是“?”、“!”、“【】”,這種以駭人的設問、質問方式招徠關注的方式,甚至已經成為了一些公號寫作者的習慣。而從文章標題的詞頻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詞匯會讓文章顯得“噱頭”十足,從中我們能夠看到更多的閱讀吸引點。
從上表統計可以看出,當期傳播熱詞“任性”、“有錢”出現頻率最高,顯示出文章作者希望借助網絡熱詞推銷自己文章的意圖較為明顯。但是沒有明顯的數據支持,表明跟熱詞“沾邊”就一定能夠獲得較高的點擊量。還是要憑文章本身的內容博得關注。
在微信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以“10大”、“五個”、“三句話”等為標題的抓人文章(這是否也算是一種排榜的形式呢?)這樣的操作手法同樣也被認為是吸引閱讀的經驗之談。在我們的樣本中,有近四成的文章運用到了此方法,而我們對這437篇文章進行統計計算,得到的平均閱讀數為7795次,低于全部樣本文章的平均閱讀數9607次。
最后,給大家來一個熱詞矩陣,看看大家能從這上千篇文章中找出怎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