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著名的信息業巨頭IBM公司里,有一位溫婉清麗的杭州女子,她是IBM大數據中心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名副其實的大數據專家,她被譽為——IBM的“大數據之花”
在IT這個以男性為主角的行當里,王曉梅是為數不多的女性專家。沉醉于大數據研究的她是IBM大數據中心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名副其實的大數據專家,被人冠以“大數據之花”的美名。
然而,甚少有人知道,這個傾心于大數據的女子其實是從西湖邊走出去的杭州姑娘,從中國到加拿大,再到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作為IBM軟件部大數據與分析全球總監,多年來,她一直用女性獨特的視野為人們展現出一種“大數據之美”。
近日,因為工作緣由,王曉梅來到了故鄉杭州,期間,圍繞著如何結緣IBM以及大數據與企業轉型的種種,她接受了《市場導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到現在我仍然非常感謝母校,因為浙大‘求是創新’的校訓,讓我在大學里就確定自己的人生態度”
負笈加拿大結緣IT巨頭IBM
很多人或許都有這樣的想法:女性和IT是兩個不甚協調的字眼,很大程度上,正是前者與生俱來的特質造成了長久以來IT從業人士中“陽盛陰衰”的局面。可王曉梅不這么認為。她告訴記者,一直以來,自己就對IT有著濃厚的興趣。
“上學那會兒,我的理科成績始終比文科好。”王曉梅說。因為此,高考后,她便進入了浙江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習。彼時,計算機系里男生的數量要遠遠超過女生,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眼前這樣一個看起來瘦瘦弱弱的小女生,爆發出的能量卻相當驚人——
大學四年以優異的成績完成本科學業后,繼續攻讀本專業研究生,并提前一年拿到了碩士學位,這在當時的浙大計算機專業來說,可謂破天荒頭一次。
“到現在我仍然非常感謝母校,因為浙大‘求是創新’的校訓,讓我在大學里就確定自己的人生態度。”她坦言。
浙大畢業后,王曉梅來到加拿大約克大學深造,研究的方向依舊是計算機。在這里,國外全新的理念和技術為她打開了全新的一扇窗戶 ,也讓她和IBM開始了一段難解之緣。
采訪中,王曉梅告訴導報記者,那時候,IBM經常會舉辦一些基于大學的招聘會,在這些學校里招聘新人以補充“新鮮血液”。而就在離畢業還有一年時,她也拿到了這家國際IT業巨頭的聘書。
想到能進夢寐以求的IBM工作,王曉梅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可轉念想到還沒完成的學業,她又陷入了糾結當中。
“讓我頗感欣慰的是,他們也考慮到這個問題,并給了我足夠的時間。”王曉梅對記者說,IBM公司當時給她的建議是:聘書先接受,工作可以等到一年后再說。
就這樣,在IBM充滿誠意的感召下,1999年,畢業后的王曉梅正式成為了這家公司的一員,并在其位于北美多倫多實驗室開始了數據庫方面的技術工作。
四年后,由于工作表現出色,王曉梅被IBM總部選派到大中華區,擔任IBM中國信息管理部的商業發展經理,主要負責和當時在中國的非IBM硬件生產廠商合作,將IBM的信息產品進行整合并共同予以市場推廣。
“這個職位需要的是多元化技能,也給我的職業發展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她說,短短一段時間內,自己就覺得整個視野都開闊了。
外派一年后,王曉梅再度回到北美。此后,她又從事了各種各樣的崗位,但無一例外的是,這些職位都需要包括商業、技術等在內的各方面能力,也因此讓王曉梅有了迅速的成長,“我發現,自己在做判斷、決策時會考慮得更加全面了。”她稱。
2012年,王曉梅回到新興市場部,任職大數據中心總監,擔起了領導以北京為中心,其他新興國家例如亞太、中東歐和非洲,拉丁美洲等國家的衛星城市為輔的一個大區域的重任。
“在北京的這個大數據中心有很多銷售、技術架構、商業等方面的大數據專家,他們的任務就是將大數據以行業解決方案的方式作為切入點,配合IBM當地的團隊(軟件、硬件、服務和研發)一起來推動大數據在新興市場的拓展,以及提供更高級的專家指導。”她介紹。
履職兩年后,今年4月,王曉梅又回到了多倫多,擔任IBM軟件部大數據與分析全球總監,雖然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她卻覺得充滿信心——究其原因,是由于工作的內容始終還是圍繞著她所熱愛的大數據。
“這四個‘V’是英文縮寫,代表的意思一個是海量、一個是多樣性、一個是流動性,還有就是數據的真實性”
解碼新戰略開啟大數據“旅程”
提及大數據,很多人可能會發現,這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它和云計算一樣,都是時下被廣泛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但如果真要說出它是什么,恐怕沒有幾個人能給出完整、準確的答案。而在王曉梅看來,IBM的大數據平臺是以四個“V”作為理論基礎的。
“這四個‘V’是英文縮寫(Volume,Va-riety,Velocity,Veracity),代表的意思一個是海量、一個是多樣性、一個是流動性,還有就是數據的真實性。”她說。
那么,大數據到底有什么用?
王曉梅告訴記者,時至今日,很多人都知道,大數據是一種資源,可它的價值要怎么釋放?路徑就是“分析”二字。
“對大數據進行分析以后,就能夠產生洞察力,一種前所未知的、對這個數據本身的認知。”她說,有了洞察力還不僅僅是故事的全部,關鍵是這以后,能切實推動生產力,這才是大數據真正的價值所在。“這也是為什么大數據跟傳統的IT技術非常不同的地方,它不是一個技術的命題,而是一個高度業務價值所驅動的商業命題。”
事實上,大數據不僅和傳統的IT技術有所差別,與傳統的數據分析相比也有著明顯的不同。
王曉梅表示,如果說商業報表等傳統數據分析回答的是“到底發生了什么”以及“為什么會發生”這兩個問題的話,那么大數據分析則是在此基礎上,還需回答“將會發生什么”以及“我應該采取什么行動”,因此,它是一種預測分析,也是一種決策分析。
而近年來,更是出現了將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結合的認知分析,它能有效地幫助業務系統在不斷自主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上回答“什么是當今的最佳答案或建議”。
采訪中,她還透露,由于大數據分析給很多行業創造了一種新的、革命性的變更,很多傳統行業因為有了大數據分析可能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和業務價值,因此可以說,大數據適用于每一個行業。
“只是各個行業在采納大數據的過程當中,可能有一個先后。”王曉梅稱。
不過,就目前國內大數據的采用現狀來看,仍然差異甚大。
“我們把市場的情況大概分了四個階段:一是教育,即處于教育整個市場的階段;二是探索,即根據業務需求和挑戰來探索大數據到底怎么應用;三是涉足,就是嘗試大數據和分析項目以驗證商業價值和要求;四是執行,把大數據真正結合在生產系統及業務流程之內。”她說。
根據多年來與客戶接觸的經驗,王曉梅認為,眼下大部分企業仍停留在探索或涉足階段。
“雖然大數據非常火,但大部分客戶仍處在探索或涉足階段,廣泛執行部分相對偏低。”她告訴記者,作為一個高度業務價值所驅動的項目,大數據在各個行業的落地首先必須在企業的戰略層面進行,其次還要清楚有關大數據應用場景的商業藍圖是什么,因為各個部門的業務場景都不同,所以要選擇那些最重要的、最迫切的來進行。
而在大數據市場里,IBM始終扮演著一個多元化的角色。
“IBM整個大數據平臺根本的設計理念就是讓各層面的用戶降低對他們技術的門檻,讓用戶更便捷地使用大數據平臺。”王曉梅介紹。
不僅如此,IBM軟件以及服務團隊擁有專業的行業技能以及大數據的實施能力,能幫客戶面對多種挑戰,其研發的一系列基于行業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包括金融、電信、保險以及能源等行業,也同樣針對客戶的真正需求來解答問題。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進行轉型升級,每天在為‘活著’接受各種各樣的挑戰,希望借助大數據幫他們做更多的事,出更大的力”
創新商業模式助力民企轉型升級
其實,稍加留意就可以發現,當前的一個現實情況是,很多企業對大數據之所以感興趣,是因為他們希望借助后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活下來,或者活得更好一些。
“在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競爭已經不僅僅是本行業的競爭,很多時候是跨行業的競爭,你可以想象一個IT公司會跟傳統的制造業企業競爭嗎?”王曉梅對記者說,這個時候,如何用最先進的技術真正幫助企業內部進行運作,達到轉型目的,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她表示,以往一個企業只要能夠創造出最好的產品,或者給大眾提供最好的服務就足夠了,但在現今異常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一個好的產品,或者是僅僅只有一個好的服務,已經遠遠不能成為成功的必要條件,他們需要的是商業模式的改變。
而大數據,恰恰能促成這種改變。
采訪中,王曉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IBM曾經和一家汽車制造企業合作,在其生產的汽車里加載了芯片、智能傳感器,這個智能傳感器能搜集汽車內部的數據以及車周圍的數據。因為有了這些數據,這家汽車制造廠商對用戶的感知大大增強,為此,它又開始給汽車使用者提供各種各樣增值服務,包括推薦服務,通知用戶前面那個路段可能會有交通堵塞,請繞道而行等等。
“這種增值服務有兩個好處,不僅增加了用戶體驗,而且提高了該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她說,這家汽車制造企業還進一步創立了一個數據子公司,將汽車傳感器收集的原始數據加工成各類數據產品來幫助其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日常商業運作,同時也為自身的商業模式轉型創造了數據提供商的新角色。
誠如例子中的企業,對浙江民營企業而言,如今對于大數據的應用也可謂越來越重視。
比如阿里巴巴。記者留意到,今年“雙十一”,阿里巴巴就展現出了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而接下來,其聲稱還將利用大數據進入金融、醫療等看似與本業完全不相關的領域。
交談中,對于做大數據項目的時機,王曉梅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她認為,和阿里巴巴一樣,如果要做大數據,一定要盡早開始,因為從學習、摸索、再到試點和廣泛應用一定會有一個周期,如果不早一步,就意味著已經落后于別人一步。
“我接觸過不少浙江民營企業,它們給人的感覺非常認真、一腔熱血、有無窮活力,適應市場的能力很強。”王曉梅對記者表示,在大數據實踐上,也是如此。
她坦言,現在很多企業都在進行轉型升級,每天在為“活著”接受各種各樣的挑戰,而自己的工作愿景,就是希望將來借助大數據及分析幫他們做更多的事,出更大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