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數據”、“云服務”等概念在IT行業被熱炒,在金融領域,大數據概念板塊的股價也是節節攀升,但是在高技術最集中的“科學儀器”行業卻略顯安靜,那么到底“大數據”概念能夠為科學儀器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2014年11月25-26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主辦的“2014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年會”在浙江溫嶺召開(以下簡稱“溫嶺會議”)。此次會議的主題聚焦“大數據時代的科學儀器”,這也是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在儀器行業首次召開會議研討“大數據”對于儀器行業影響以及如何利用“大數據”推動儀器行業的發展。
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相當一部分活動通過網上進行,如娛樂、購物、搜索等等,互聯網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在網上的一切活動都可以被記錄。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可被數據化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例如,遍布城市街道每個角落的探頭就是原始行為數據化的最初接入點,通過大量的數據采集并進行分析,可以在事件發生之前提出預防措施,或者改進道路設計。那么對于產值相對于傳統行業比較小的儀器行業,如何利用大數據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1、軟件即是儀器
軟件取代硬件已經不是新鮮事,例如:很多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已經沒有了眼睛直接觀察的目鏡,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在電腦顯示設備上觀察,WIFI、3G等信號傳輸方式取代傳統的有線傳輸方式,數字影像取代膠片,電子檔案、電子簽名代替紙質文檔等;類似的例子很多,今后也會越來越多的硬件設備被軟件所取代。
虛擬儀器就是采用軟件代替傳統儀器的某些硬件,使儀器中的一些硬件甚至整個儀器從系統中消失,而由計算機的軟硬件資源來完成它們的功能。北京科學研究院院長丁輝在浙江溫嶺會議上特別強調了軟件對未來儀器發展方向的重要性,“軟件即是儀器”。
將虛擬儀器技術和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高端技術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云智慧分析測試系統,軟件制造將取代大部件硬件制造。被稱為“工業4.0”的未來項目,就是要通過深度應用ICT(信息通信技術),總體掌控從消費需求到生產制造的所有過程,實現高效生產管理。
2、智能制造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
通常售出去的儀器設備,除非在保修期內出現了故障,否則在超出保修期或者屬于產品使用中出現“體驗”類的問題,通常是不可知的,或者只有部分大客戶能夠得到生產廠家頻度較高關懷,很多產品其運行狀況信息甚至終生得不到有效的記錄和反饋,即使有記錄其數據往往也是不連續。導致這樣的問題出現,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信息溝通渠道不暢,導致信息溝通成本過高,用戶通常采用“忍受”的辦法繼續使用,或者轉而購買其他廠家的產品。關于信息溝通渠道不暢的問題,由于互聯網技術的高度發展,正在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改善。互聯網技術可以讓用戶省去大量的中間環節,將反饋信息直達儀器研發人員。在近期召開的浙江溫嶺會議上,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秘書長朱險峰專門提到的智能制造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這給大家一種啟示,一定有一種辦法,讓儀器從一開機運行就像網友登錄互聯網一樣可被紀錄,使儀器廠家售出的儀器運行狀況一直處于掌控之中,加快產品升級換代的速度。
3、更加智能化的解決用戶應用的問題
在儀器應用方面,很多用戶首先提出的需求是“我要解決某某問題?幫助我解決該問題的辦法是否可靠”,而不是“我要測什么指標,使用什么標準,使用什么儀器等專業的問題”。尤其是生產線檢測儀器、進出口產品等,要求給出的檢測結果往往“是”或“否”,或者是“合格”,“不合格”,這就需要將前端用戶的需求“翻譯”成檢測領域能夠對接的解決方案。在給出這個結果的背后有大量的資源需要整合,例如將海量標準、檢測方法、檢測機構資質等信息標準化解讀之后嵌入到軟件中,對測試結果給出智能判斷。
貴州省在食品安全云計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據貴州省分析測試研究院院長譚紅介紹,2014年貴州省啟動了“七朵云”工程,其中“食品安全云”是其中七朵云之一,在食品安全云下面有食品標準云和食品檢測云,該食品安全云已經與京東商城的京東云進行了全面的合作,京東商城抽檢食品的安全報告將由食品安全云來完成。
總之,在云計算和互聯網技術為背景下,行業內原本很難收集和使用的數據開始變得很容易獲得,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之后,對這些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和“加工”,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未來,與人類健康、環境安全、智能制造等密切相關的大數據技術越來越獲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