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技術轉型迫在眉睫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IT商務市場格局正在迅速發生變化:大量新興互聯網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浮現,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鮮熱詞在不斷刷新,消費者對于互聯網的需求呈幾何倍數激增,非互聯網企業通過互聯網進行商務經營,這些現象都在刺激著底層技術的變革。
AMD公司全球副總裁兼服務器事業部總經理Suresh Gopalakrishnan
今年2月,Suresh來華在談到ARM處理器的未來前景時,Suresh表示:“在2013年如果看ARM的CPU發貨量的話,大概是達到了80億顆,在X86的CPU方面是1300萬顆。應用方面,AMD目前的三類不同的產品線是適用不同的終端用戶的應用,X86主要是大核心的CPU,適用于數據中心、高性能運算、金融服務行業,就是需要運算能力比較強的一些用途工作負荷的情況。APU主要是做媒體的運算,還有做遠程、游戲、設計,還有一部分高性能運算的性能。ARM服務器主要是做網絡服務、存儲、短訊即時通訊的應用,以及做大數據的應用。”
以服務器為例,大多數據中心(例如前端Web服務器)在實際運作當中并不適合采用功耗、復雜程度過高的64位x86處理器,因為這部分工作并不要求服務器處理器有多高的處理性能,而是追求更高的I/O吞吐能力,這只能通過增加服務器的數量來滿足。舉例來說,移動終端間的信息交互屬于量級較大但負荷較低的應用,當用戶量級達到百萬級時,如果在處理海量輕型負荷時無法實現快速響應,就會對用戶體驗造成極大的影響。
AMD攜手ARM 優勢明顯戰略明確
當傳統64位x86服務器處理器已不適合擔當大數據處理重任時,誰能成為其替代者,將服務器更好融入互聯網時代呢?此時架構方案設計公司ARM站了出來。眾所周知,ARM的江山在于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因為其特點是低成本、低功耗、低復雜性,更適合依靠電池驅動的計算環境。而這些特點也恰恰契合了數據型服務器所需——可以有效降低數據處理時的能源消耗,并能夠在同一套機架中塞進更多系統。其實早在多年前,ARM就已經可以提供基于服務器平臺的處理器設計方案,只是由于大環境影響,OEM的反響并不強烈。不過如今大環境已經就緒,新興服務器需求越加迫切,ARM的機會也隨之到來。
AMD攜手ARM 優勢明顯戰略明確
ARM雖然在互聯網時代贏來了服務器領域的機會,但眾所周知,ARM只是方案設計者,并不涉及具體產品的制作,而下游OEM廠商多以消費級處理器的研發生產為主,在企業級方面經驗不足。那么有沒有既具備研發實力、品牌影響力,同時又具備服務器處理器經驗的廠商能夠攜手ARM把握住這個機會呢?當然有。
AMD攜手ARM 優勢明顯戰略明確
老牌處理器廠商AMD放眼于未來,瞧準了這個機會。早在2012年底,AMD就曾計劃于2014年推出基于ARM架構的服務器處理器;2013年,AMD將此計劃寫入了產品路線圖;而上個月,AMD正式展示了旗下首款為64位ARM服務器處理器設計的全面開發平臺,其處理器為Opteron(皓龍)A1100 。
和ARM的其他OEM廠商相比,AMD在服務器平臺業務中具備諸多優勢:
1、研發經驗成熟:AMD在處理器研發領域具備數十年的技術積累,成熟產品代代更迭、不計其數,其中很多都具備劃時代意義;
2、在服務器領域打拼多年,了解用戶需求,能夠針對性的對ARM設計方案進行改良、發揮各自技術優勢;
3、合作伙伴多,客戶資源多,與全球主流服務器廠商以及下游OEM廠商均保持著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有利于新概念、新產品的推廣;
4、具備優秀的口碑,即品牌優勢。
而在今年5月APU14 BEIJING 創新大會上,AMD全球副總裁、AMD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潘曉明也介紹到,“2014年一季度,我們在第五屆開源計算峰會上展示了專為首款64位ARM服務器CPU設計的全面開發平臺,2014年下半年適當的時候,我們會對ARM服務器的芯片進行量產;2015年將會做出Pin 2 Pin兼容的ARM的芯片,也是基于A57的核;2016年這個時間段,因為我們拿到了ARM架構的許可,AMD就會自己作出基于ARM架構的核心我們叫K12。選X86可以用我們X86的芯片,選ARM可以選ARM,都是兼容的。2016年我們會出全新的高性能的ARM的核芯,這是我們的戰略意義。”潘曉明補充到,要讓AMD真正的變成雙架構計算的公司。以前AMD是唯一一家能提供CPU和GPU的公司;而今,AMD又變成了唯一一家能夠提供雙架構計算的X86+ARM的公司。
AMD全球副總裁、AMD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潘曉明
AMD架構芯片主板
AMD沒有閉門造車,獨自研發低功耗、低成本服務器處理器,而是選擇攜手ARM,這一步具備著很明確的戰略意義。我們知道,獨自研發一款處理器在研發經費上是比不小的數目,這將侵占產品的成本,有悖于“低成本處理器”的初衷;另外從設計、研發到完善、制作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短時間內難以滿足用戶日益旺盛的ARM計算需求。而AMD攜手握有成熟設計方案的ARM,可以良好解決這兩個問題,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可以說AMD攜手ARM的戰略性很明確:降低成本,搶先占領市場取得先機。
雙架構運算方案啟動AMD產品布局分析
通過AMD不久前發布的服務器平臺最新線路圖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其近三年的產品布局:
AMD X86架構產品
首先是2014年,AMD將在x86平臺推出“Kaveri”、“Beema”以及“Mullins”后繼續更新產品線,而ARM平臺則會推出“Seattle”,其具體產品我們已經看到了,即采用28nm工藝、具備八個Cortex-A57核心、運行64位ARMv8-A代碼的皓龍A1100。
等到明年,“空中之橋(SkyBridge)”項目正式啟動,雙架構運算開始運行。該項目包含20納米工藝的新APU及其系統芯片,這預計將成為世界上首批針腳相互兼容的ARM和x86處理器。其中,“空中之橋”項目中的64位ARM處理器將基于ARM Cortex-A57核心,并且將是AMD首個針對安卓系統推出的“異構系統架構”(HSA)平臺;而x86款處理器將帶有下一代的“Puma+”CPU核心。
“空中之橋”系列產品的特點是完整的系統芯片集成、AMD的“次世代圖形架構”(GCN)技術、HSA和通過專用的“平臺安全處理器”(PSP)實現的AMD安全技術。
“K12”——新的基于ARM的高性能、低功耗的核心
到2016年,我們會迎來“K12”——新的基于ARM的高性能、低功耗的核心。它深度利用了AMD的ARM架構授權、多方面的64位設計專長以及由半導體架構師Jim Keller帶領的核心開發團隊。
根據AMD的解釋,這些解決方案將同時挖掘x86和ARM生態系統的特性,AMD稱之為“雙架構計算路線圖”。
差異與半定制化 AMD雙架構運算前景明朗
在如今的行業里,單純標準化的產品已經不能滿足所有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客戶希望有個性化的定制或半定制的產品。在這個前提下,AMD有豐富的IP,可以更靈活的實現半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此前和微軟、索尼的合作,都是充分利用AMD很好的IP技術在計算核心上作出了半定制化的解決方案。今天在中國市場上,AMD正在尋找新的藍海。半定制化業務正是新藍海里的一塊重要領域。
ARM和x86的處理器市場規模將超過850億美元
半定制化是市場中新的藍海,而雙架構計算的優勢恰恰在于半定制化,針對不同的用戶需求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當用戶購買了一套雙架構計算設備后,在處理數據中心任務時可以采用ARM處理器,在處理器企業應用時可以采用x86處理器。無論對于何種企業,這無疑是一套即節約成本又降低應用難度的“萬金油”策略。
據AMD公司內部估算,預計到2017年,基于ARM和x86的處理器市場規模將超過850億美元。同時AMD認為數據中心的未來是ARM處理器架構的天下,過不了多久基于64位ARMv8的服務器就會在諸多機架上歡暢地運行。
作為ARM服務器領域的先行者,AMD為我們帶來了很多希望
在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和高度需求的革新環境中,作為ARM服務器領域的先行者,AMD為我們帶來了很多希望:我們將會看到AMD把握住機會攜手ARM研發出新服務器系統,以領軍者的姿態帶動整個行業完成這次革命,推動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解決大數據時代的擁堵問題。同時我們也將看到AMD的雙架構計劃完美實施,讓更多的企業使用上半定制化產品,提高辦公效率,讓互聯網用戶能夠獲得更優質的使用體驗。
當然,任何革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在服務器處理器由x86轉型至ARM、平臺由單一架構轉型至雙架構的路上,AMD勢必會遇到一些艱難和困苦,它們或許來自技術,抑或來自市場。但無論如何,AMD作為探路人理應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掌聲。在這里,我們有理由相信,AMD在今后的道路上必將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逐步實現“天空之橋”和“K12”計劃,能夠為服務器領域注入新的血液,更能夠為這場技術革新帶來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