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學獎揭曉,2014年諾貝爾獎各個獎項終于花落有主。加上今年,瑞典皇家科學院自1901年以來以諾貝爾名義在物理、化學、生理學和醫學、和平、文學以及經濟學(1969年起)等六大領域,向來自全球科學界和人文社會活動方面的889個個人和組織機構頒發獎章和獎金以表彰其為人類做出的杰出貢獻。雖然其有些獎項以及個別獲獎者曾經引起爭議,但是諾貝爾獎在今天世界上仍然在上述各領域最具權威和影響力。
鑒于讀者比較容易從各種媒體了解諾貝爾獎的頒獎過程以及獲獎者的信息,本文擬從一個不同的角度,通過對包括諾貝爾基金會數據庫在內的諸多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做一些個人的解讀,以期引起大家更深入的探究。在本文展開之前,有必要先做一個說明。由于諾獎極具榮譽性,各國、各相關單位多依據較寬松的標準將部分獲獎者與自己加以聯系,這樣給獎項歸屬等數據的整理和分析帶來一些困難。好在最基本的數據,比如各單項和全部獲獎者的數字是確定的,大的趨勢的判斷應該還是在合理的誤差范圍之內。
一、哪個年齡段最容易摘取諾獎桂冠?
10月10日,巴基斯坦的女學生馬拉拉.優素福.扎伊與印度的凱拉什.薩蒂亞爾希共同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據媒體報道,馬拉拉的當選是因為她“為受剝削的兒童及年輕人、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權利抗爭”。她是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她將澳大利亞物理學家威廉.勞倫斯.布拉格保持了100年的最低年齡紀錄打破,后者在25歲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馬拉拉的獲獎也使諾貝爾獎獲得者最低和最高年齡之間的跨度更進一步擴大。2007年,俄裔美國人赫維克茲以90歲高齡獲經濟學獎。這就是說,在其智力活動成熟、發展和逐漸衰退的幾乎全過程,人類都是有可能站在諾貝爾獎領獎臺上的。
然而,根據對全部諾貝爾獎獲得者年齡數據的整理分析,我們可以發現,17歲的低齡和90歲的高齡都只是一種極端情況,而絕大多數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年齡分布呈現出一定規律。
在不分類別的所有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平均年齡是59歲,峰值在60至64歲之間,從45歲到75歲為較集中分布區間,時間跨度達到30年。
在科學類(包含物理學、化學和生理學/醫學),獲獎者的平均年齡為57歲,其中物理獎、化學獎和醫學獎獲得者的平均年齡為55歲、58歲和58歲。從54歲到68歲,是該類獎獲得者最集中的年齡區間。在575人次的科學獎獲得者中,有506人分布在38歲至75歲之間,占該獎獲得者總數的88%。以此作為參照,華裔科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堪稱早成,他們分別在31歲和35歲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毫無疑問屬于“另類”。而42歲獲獎的愛因斯坦,雖然不在“另類”之列,但也比科學獎的平均年齡提前15年。
在人文社會活動類(包含和平、文學和經濟學),獲獎者平均年齡明顯高于科學類,達到64歲。在56到75歲的年齡區間,該類獲獎者有191人,占全部289人次的66%。在這一類中,經濟學獎獲得者的平均年齡最高,達到67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教授里奧尼德·赫維克茲更是創造記錄,在2007年以90歲高齡獲得經濟學獎,成為迄今為止所有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年齡最大者。
以上不同類別獲獎者年齡分布狀態,完全符合人類自身發展的規律。在年齡較輕時,人的思維活躍,精力充沛而具有較強動手或實驗的能力;而年齡偏大者,則多具備人生閱歷和生活經驗,并且有更多機會發現社會發展規律和貢獻于社會。科學獎的獲得者絕大多數是在運用對智力和體力要求較高的實驗方法發現自然規律。與此不同的是,人文社會類的獲獎者需要的是經驗以發現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這中間當然包括對社會生活的透徹觀察和體驗,以及從事順應歷史發展規律的社會活動。
二、美國領先基礎科學研究
以二戰爆發為分水嶺,諾貝爾獎的發展經歷了兩個主要階段。戰前,德國是諾貝爾獎的大戶,特別是在科學獎方面占據主導地位。戰后,美國一枝獨秀,幾乎每年都有至少一枚科學獎進賬,逐步形成壟斷地位。到2014年10月,美國總共獲得351次諾貝爾獎,在全部獎項中占有40%的比重。美國在單項獎中就比重而言斬獲最多的是1969年開始的經濟學獎,一共獲得75人次中的54次,占比達到73%。在科學獎類,美國已經呈霸主態勢,在全部575人次科學獎中占有259席,比重高達45%。其中,物理學、化學和生理/醫學的獲獎人次在各單項獎中分別占有46%、41%和48%的比重。
由于諾貝爾科學獎多是用來獎勵科學家們在基礎研究中的卓越成就的,美國的得獎狀態清楚的表明這個國家在主要學科的基礎研究中處在世界前沿,而且是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美國在諾貝爾科學獎上的杰出表現主要得益于三個因素。第一,非常好的創新發明的文化氛圍。在這方面,美國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功不可沒。第二,大力吸引國外科學人才的移民。在美國所有科學獎獲得者中,大約三分之一是外來移民。這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以想象的。比如日本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基本上都是地道的土生土長的日本人。第三,國家和民間在研究經費上的傾力支持。這一點一般國家也學不來。一是因為美國強大的經濟提供了這種保障,二是因為美國有著無計其數的科學研究基金,富裕了美國人仍然保持著捐贈科學研究的傳統。
三、世界名牌大學的諾貝爾獎PK
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個學術機構的實力。因此,幾乎所有世界名牌大學在其宣傳材料和網頁的重要位置都會介紹該校的得獎情況。然而,在現實中,一個諾貝爾獲獎者會因為不同的線索而與多個學校發生關系。比如一個本科、碩士、博士分別畢業于不同大學,而畢業后又在另一所大學從事教授或研究者職業的獲獎者,他/她的獲獎信息至少會在四所大學受到重視。正是因為在諾貝爾獲獎者的學習、研究和工作機構的歸屬問題上國際社會普遍采用較為寬松的標準,即使像諾貝爾基金會這樣的權威機構也從來不去分辨孰是孰非,而只是在數據庫中記錄獲獎者獲獎時的工作單位。
總的來講,一所大學的在世界上的聲望和學術水平是與它所擁有的諾貝爾獎數量呈正相關關系的。換句話說就是,像哈佛和劍橋這樣一些有著數十項以上諾貝爾獎的大學,你想說它們不是名牌大學都不成,而那些從來就沒有過諾貝爾獎的大學卻需要費盡心思從其他方面證明自己已經躋身名牌大學之列。這實際上也是諾貝爾獎對于一個大學的價值之一。
目前,世界上已經有214所大學與諾貝爾獎扯上正式的關系,它們分布在47個國家。美國以134所這樣的大學,排在首位。緊隨其后的是英國和德國。這個排名與這三個國家獲得諾貝爾獎數的排名相一致。
在擁有諾貝爾獎的大學中,有33所大學的得獎數都在20項以上,主要分布在美國、英國、德國、瑞士和法國。美國的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英國的劍橋大學名列前三甲。芝加哥大學素以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搖籃著稱,在全部75人次的獎項中獨得28項,在諾貝爾單項獎上的成績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學術機構。
四、猶太人:諾貝爾獎世界的奇葩
通常人們說的猶太人,是指那些信仰猶太教而廣泛散布在全球各地的一個族群。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的猶太人數量大約為1300多萬,多數集中在以色列和美國。作為一個整體的猶太民族,在歷史上雖曾經飽受磨難,但仍生生不息,又在近現代涌現出無計其數的杰出人物。他們活躍在人類活動的幾乎各個方面。用群星燦爛不足以形容他們創造的驚天偉績。在人文思想界,在文學藝術界,在商業金融界,尤其是在自然科學界,猶太人以其不同凡響的成就令世人贊嘆。
在諾貝爾獎世界里,猶太人是一支奪人耳目的怒放的奇葩。他們在諾貝爾獎的六個領域都有巨大斬獲。雖然猶太人口僅占全球人口的0.2%,但是他們卻收獲了全部諾貝爾獎的20%以上,其中,包括41%的經濟學獎、28%的醫學獎、6%的物理學獎、19%的化學獎、9%的文學獎以及9%的和平獎。物理學獎獲得者愛因斯坦更是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人們常常從歷史、文化和種族的智力方面分析猶太人在科學等領域的杰出表現。但有一個方面的因素是幾乎所有人所公認的,那就是猶太人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較高,而且將閱讀當做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點上,其他民族難以望其項背。
五、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
與其在全球人口中的比例和在社會生活中“半邊天”的地位比較起來,女性獲得的諾貝爾獎數實在是太不相稱。在110多年的諾貝爾獎歷史上,女性總共有只有47人次獲得殊榮,大約占諾貝爾獎全部獎數的5%。不過,即便如此,這些獲獎女性依然受到全世界尊重,她們的表現依然令世人刮目相看。
首先,她們在諾貝爾獎的六個領域都實現了突破,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美國經濟學家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在2009年獲得經濟學獎,讓男性在經濟學領域一統天下的局面得到改變;其次,女性在科學獎上誕生了居里夫人這樣豐碑式的大科學家;再次,女性在和平獎和文學獎方面的表現格外醒目,其獲得的獎數分別占兩個單項總數的12.5%和11.8%;另外,女性得獎數在最近一些年呈快速增長態勢,比如在2009年有5位女性分別在四個領域獲獎,預示著女性在諾貝爾獎世界里的地位正在變化。
對47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進行分析,我們會發現她們在科學領域的表現不如她們在人文社會活動方面來的突出。這或許是因為世界上大多數女性更擅長形象思維或感性思維。然而,可以預期的是,隨著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在全球范圍普遍提高,她們一定會在包括科學在內的各個領域獲得更加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