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網站熱衷于通過網絡對養老問題進行民意調查。不過,面對這些只能反映部分狀況的調研結果,卻讓一些年輕人產生嚴重的誤讀,進而引發家庭糾紛。
不想同住有數據證明
近日,在上海市某區的訴調對接中心,市民陳某因為要不要與父親同住的問題,被自己的父親“告了”。
原來,陳某的父親盼望兒子兒媳和自己同住一段時間,好讓家里變得熱鬧一些。由于長年獨居,他的溝通能力比較差,所以不愿直接向兒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是想通過打贍養官司的方式,和小兩口多見幾面,并期望他倆能“了解”自己的想法。
但是,陳某卻提供了近期某機構公布的相關數據和案例,稱現在愿與子女同住的老人不足兩成,那自己為何還要與老人同住。陳父“奇特”的起訴理由與陳某“奇特”的“論據”,令經驗豐富的調解員“大跌眼鏡”。
兩代人需要用心交流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大數據”侵入日常生活的趨勢不可阻擋。專業人士認為,一些人在面對“數據”時僅以相關報告中少數專家的簡單解讀為依據,無視老人的個體需求與特點,缺乏主動思考的意識。而且,無論數據如何變化,兒女們都要以“孝心”為準繩。
上海閘北法院陳麗萍法官表示,很多老人之所以“不愿和子女同住”,其背后有很多原因,比如有的子女在生活上過于頻繁地向老人求助;有的老人缺乏和家中小兩口和諧相處的能力。對于個體家庭矛盾,如果沒有正確引導,誤讀“數據”的年輕當事人只會就事論事,從而激化矛盾。
心理咨詢師潘義文說:“有的報告說近四成子女不會定期看望老人,但這不意味著社會逐漸認可這種行為,兒女們更不能將此作為不愿‘?;丶铱纯?rsquo;的‘擋箭牌’,而是應當思考如何從我做起,避免此類現象進一步蔓延。”在潘義文看來,上述現象還反映出這些年輕人在精神贍養方面做得很不夠。“沒有和自己家中的老人進行高質量的溝通交流,當然不會明白他們在想些什么,這樣一來,對數據的誤讀也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