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相戀四年的女朋友間歇性吵架,作為心智不全的低齡表現,我賭氣性地上了某婚戀網站。然而,當我真正點開網頁,看到如無痛人流廣告一般的頁面設計(那種最爛俗的粉),以及滿屏幕沖我傻笑的頭像,腦中回蕩一種聲音:嘿,關了吧,這不是正經人待的地兒。
這當然不是婚戀網站的錯,只是有悖我心中對“尋覓知己”的優雅想象。誠懇地說,我無心在海量異性資料中疲于搜索——尤其當這些資料大多為“吃貨”“宅”“旅行”“讀書”“電影”“有魄力”“開朗”……若你像我一樣,認為戀人之間盡可能的彼此了解是同住一屋檐的基石,又不太相信“平凡是唯一答案”,那么當你看到這些廉價的標簽,不免陷入某種絕望——從頭了解一個人要耗費大量成本,而我對這個過程毫無興趣。
于是,我一邊覺得愧對女友,一邊開始琢磨,未來專業的數據挖掘技術,能否把成本降到最低?
告別謊言
首先在我看來,若想維持一段長久的婚姻關系,貼標簽本身是非常好的過濾器,我相信兩個“中醫粉”或者兩個“反中醫”在一起都能免去不少無謂的口水之爭,某種意義上,價值觀相近其實就是由一個個具體“標簽”——或者說侵入大腦的一個個具體“模因”的“兼容”程度所體現。
但作為人類有史以來產生謊言最多的領域之一,你永遠都要對尋偶過程中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保持警惕:電視上的相親節目是一種人格表演,而婚戀網站的自我展示和貼標簽則更像另一種隱性表演:相信我,人性復雜幽暗,沒人可以完全赤裸地真實描述自己。
譬如,一些網站也在用匹配程度牽橋搭線,如自稱是“地球上最好的約會網站”OkCupid,注冊用戶要回答非常多的問題,且看似事無巨細,如“若你知道某人曾吸過毒,你還和他交往么”“看到陌生人隨地亂扔垃圾你第一感覺是?”OkCupid試圖通過用戶的“自我暴露”來勾勒三觀,進而找到匹配對象,而這需要大概半小時左右。
也許是我錯了,但基于對人性的“悲觀”和不確定性,我始終認為,你的過往比你的自我描述更加值得信賴,而隨著“數字化生存”的日趨明顯,某種程度上,你在網上留下的蛛絲馬跡,讓數據在判斷“你到底是怎樣的人”這件事上更具發言權。
那么,在未來,如何基于大數據找到你的伴侶?不妨想象一下。
多維搜索
毫無疑問,真正的大數據一定是跨平臺的,這有賴于未來職業數據挖掘行業的崛起(起初也許處于灰色地帶),他們如同偵探一樣,可以搞到一個人的幾乎所有數據,再賣給其他行業公司,如婚戀網站。
首先是基因信息。隨著人體密碼日趨告別神秘,如凱文凱利所言:個人DNA副本在今天十分昂貴,但不久后便不再如此,制藥公司會付錢購買你的基因序列。數據公司自然也有辦法,而以前諸多研究證明,兩人成為夫妻,不僅因為投緣,相比陌生人,基因也更加匹配?;蛐畔⒆匀粫蔀榛閼倬W站匹配度算法的重要依據(對于非丁克用戶,基因信息則尤為關鍵)。
當然,基因只是一個維度,兩人在一起還要三觀相符,生活方式沒有太多沖突,這在過往數據中也有跡可循,隨便舉些例子:
1,通過各大電商的購物記錄,大體判斷一個人的消費能力和習慣(挖掘銀行信息比較過分),以及對某類商品的特殊偏好。
2,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關注圈子和言論內容,以及固定頻次瀏覽的網頁,大體判斷興趣愛好和價值取向。
3,通過大眾點評等生活信息及簽到網站,大體判斷飲食口味。
4,通過票務網站,大體判斷是否有旅行習慣。
5,通過晚上12點之后的在線頻率,大體判斷作息時間。
6,通過豆瓣上的記錄,可以全方位還原一個人的文娛和閱讀偏好,這個很重要,事關三觀。
7,通過上色情網站的頻率,大體判斷性欲,這個更重要(甚至通過在不同Categories上的停留時間,大體判斷一個人偏好的體位和口味)。
…………
單子可以無限列下去,它幾乎可以滲透任何角落——在大數據時代,你騙不了你的過往,你的過往在勾勒你的人格——至少比特世界的人格?;谶@些多維數據,婚戀網站可以通過算法,為每一個用戶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精確推薦。
另外,在我對交友網站的想象中,它應擁有簡潔優雅的頁面,用戶照片甚至可以在推薦結束之后才出現。最后,你得到的推薦人選或許并沒有多少,除非你放寬具體某項需求——就像你在淘寶買東西一樣。
嗯,說到這里,不少人已經開始義憤填膺了。這樣的速配是愛情么???愛情不是你想賣,想買就能賣!
我個人的回答是,作為一段契約關系,無論與他人共度一時還是一世,都無比重要,還是謹慎點兒好。我不太相信順其自然或緣從天降,更對“婚姻怎么選都是錯,長久的婚姻就是將錯就錯”持懷疑態度。科技本質上就是讓人類有更多選擇,倘若通過科技,讓人不管走過多少橋,看過多少云,喝過多少酒,都可以在當下找到最合適的對方——哪怕只是純粹理論上的,也算功德一樁。
接下來的疑問是,面對不靠譜的人性,單憑數據究竟能匹配到什么程度?(譬如考慮到諸如“眼緣”等非理性因素,數據匹配不代表見到對方不會想吐)只有試過才知道。其實,基于大數據的多維搜索,可用于尋覓任何關系,朋友,情人,哪怕僅僅是下一次遠行的伙伴——互聯網總會讓氣味相投之人迅速找到彼此,所謂自由人的自由聯合。
輪轉婚姻
最后有一個甜蜜的煩惱,系統推薦的匹配人選可能不止一個,哪怕不多,但作為在兩性關系上頗具探索精神的人類,無論你與誰相伴,心中都有個隱秘的聲音在勾搭你:嘿,除了她(他)還有幾位不錯的人選適合你哦,你甚至知道她(他)在哪里哦。
如果考慮到夫妻彼此之間性吸引力終將下降的無奈事實(從這個角度,“長久的婚姻就是將錯就錯”倒也沒錯),為一份契約真正加上一個期限或許是不錯選擇。你知道,在雞湯界有個傳說:愛爾蘭實行期限婚姻制,男女雙方在締結婚約時可協商決定婚姻期限,從1年到100年,期限屆滿關系即終止,雙方如有繼續共同生活愿望,可辦理續約。
當然沒這回事,但你可以把它當科幻故事看。隨著互聯網對人類各種組織的瓦解,這并非不可能。一夫一妻制更多是文化的產物,或者說是男人之間為了維持社會穩定達成的一種協議,但正如羅伯特·賴特在《道德動物》中提到的:高度社會等級分層和一夫一妻制并存的社會具有人為性,一夫多妻制總固執潛藏——譬如自愿選擇當個情婦,只要經濟分層,想調和終身一夫一妻制和天性的矛盾將面臨巨大挑戰。
我當然不是在鼓吹一夫多妻制。事實上,由于互聯網技術,未來或許會誕生更好的婚姻制度。哪怕沒有,也不妨YY一下:譬如,輪轉婚姻——由于已知世間存在數位與你各方面匹配之人,為了完善生命體驗,可以效仿愛爾蘭雞湯,實行期限婚姻制,到期后雙方都可更換匹配對象(你必須戰勝人類不愿與熟人斷絕往來的本能,有時一段關系——如離婚,理性上是你想要,真正分離依舊難受),類似長久版的八分鐘約會——想象一下,一個人可以與不同知己輪流度過匆匆一生,可謂近乎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