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發”新聞:終端的變遷
在開放共享的傳播生態中,電視的生存邏輯已經融進了互聯網的特質,媒介的單一形態逐漸模糊,電視逐漸向全媒體的多介質傳播形態轉型。電視的全媒體轉型主要想解決的是節目資源基于互聯網的“分發”問題。2000年后,全國地市以上的電視臺幾乎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這些網站大多是門戶式的,以文字圖片為主,“分發”功能不強,直到2009年底網絡電視臺出現才有了實質性的改觀。2009年12月28日,我國第一家網絡電視臺,中央電視臺下屬的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正式開播,除了在線直播,還開設了節目點播、回看功能,還有大量自制節目內容,在頁面設置、內容推送等方面借鑒了門戶網站的特色。截至2013年底,國內有20多家省級衛視建立了網絡電視臺,一些城市電視臺也在自己的官網上設置了網絡視頻專區,各地“臺網聯動”戰略開始啟動。但也必須看到,網絡電視臺的成立還僅僅是增加“分發”渠道,只是在傳輸終端上讓受眾有了更多的收視入口,本質上還是“新瓶裝舊酒”。以電視新聞為例,它的內容來源嚴重依賴“母體”平臺,幾乎是傳統電視臺的內容平移,對于新媒體,傳統媒體人還帶著一種信息獲取的優越感,還在用傳統的思維方式去采訪、編輯和播出;網絡電視臺與新聞節目生產之間也是脫節的,“臺網互動”只是局限于網絡新媒體在節目后期的被動式跟進或是對節目簡單的宣傳推廣,沒有嵌入節目生產的過程當中。
對于電視受眾來說,終端便利與否并不是選擇電視的主要原因,重要的是內容和傳播方式所帶來的用戶體驗。2010年后微博等社交媒體的興起,改變了傳統的電視新聞工作流程。這些社會化媒體不僅成為受眾獲取新聞資訊、收看新聞節目的另一個平臺,更重要的是加強了與受眾的互動,增強了受眾黏性。社交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媒體的新聞采編流程和傳播機制。中央電視臺2012年11月1日開通了官方微博,2013年4月1日開通了官方微信,2013年5月1日開通了客戶端,出臺了《新聞中心新媒體運行管理辦法》,鼓勵編輯記者通過新媒體發布新聞信息,提供節目背景,與觀眾進行互動,并實施與屏幕呈現同等的考核標準,新媒體成為央視新聞中心在電視屏幕之外的又一大發稿平臺。它在資訊傳播的沖擊力、雙向互動的親和力以及社會影響的感召力等方面顯示了強大的力量。微博、微信不僅改變了媒體和媒體工作者,還改變了觀眾,觀眾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每個人都有發言權,都可以是自媒體。在與受眾的互動方面,微博和微信通過技術和流程的把控,讓用戶生產內容能夠在傳統電視中得以呈現,更鮮明地體現傳統電視的公共性。
目前,微博的勢頭似乎正被微信所替代。比起微博基于興趣的松散鏈接,微信這種基于朋友圈和強關系的新媒體,功能更加豐富和強大,充分顯現了新媒體的溝通和互動特質。微信讓電視節目成為社交視頻的平臺。電視媒體利用微信可以實現的社交化功能包括:聚合的新聞資訊、定時推送的節目預告、與觀眾互動、征集節目線索、組織線下活動。2013年4月20日蘆山地震,“央視新聞”微信賬號快速滾動播發信息,24小時不間斷直播災區救援等新聞,首次推出了獨家微信視頻直播。微信的“搖一搖”、“朋友圈”等功能可與受眾進行互動、發布節目信息。在微信超過4億用戶的背后,是海量的用戶大數據,媒體可以對傳播過程和互動行為進行精準的數據分析,更精確地了解受眾,并推送新聞節目。目前微信的大數據可以提供包括用戶性別、地域、語言、增長情況、圖文信息選擇、閱讀、分享情況等多種數據指標。
二、“回歸”新聞:基于大數據的“源內容”整合
從素材采集到終端收視的全流程改造,通過社交媒體的多終端“分發”,觀眾可以更快捷地獲取新聞、參與互動、發表觀點、上傳內容。但在多渠道“分發”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新聞內容對于傳播過程的重要性,真實性、時效性、權威性等基本的新聞價值標準依然是決定傳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傳統電視媒體不僅要擁有新媒體,更重要的是利用新媒體充實和豐富新聞生產,在全媒體化的進程中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反哺”新聞生產,提高新聞的含金量。
每天有無數的信息在互聯網上傳播,很多是用戶上傳的內容,當一些有價值的新聞線索被電視臺的采編人員發現并捕捉,再到屏幕呈現時,往往是幾天之后的事情了,相反這些新聞可以在第一時間登陸各種網站、社交媒體,雖然信息的準確性有待檢驗,但是網絡憑借著傳播快速、觸角敏銳也分流了不少電視觀眾。電視新聞有沒有可能在時效性上進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和網絡的競爭中領先呢?除了對自身的新聞供應鏈進行全媒體化改造,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之外,還可以通過對社交媒體所提供的大數據的利用,來篩選和甄別有價值的新聞信息,以便在第一時間發布,這是全媒體化的又一條路徑。目前,國際上很多知名電視機構通過社交媒體的融合,提高新聞發現能力。新聞集團斥資2500萬美元收購了社交媒體創業公司Storyful。Storyful是一家新聞數據分析公司,首先,通過標準篩選有新聞價值的UGC;第二步,編輯人員利用多種手段核實這些內容的真偽,他們會檢查視頻上傳者的歷史信用記錄,以往發過的帖子和評論、人名地名的使用是否準確、使用的圖片是不是最新的等等,從魚龍混雜的信息尤其是圖片和視頻中,尋找到有價值的新聞素材,以供新聞機構客戶使用;第三步,與照片、視頻的發布者聯系,以獲得授權。Storyful相當于一個社交網絡時代的“通訊社”,如果是新聞媒體做這些工作,不僅要花大價錢去研發和購買信息篩選的核心技術,高昂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也是制約因素。
相比Storyful公司,另一家Newsy公司則為受眾展示不同媒體報道同一新聞事件的多元化視角。它通過捕獲網絡和其他移動裝置上的視頻短片,為受眾提供一個理解某一新聞事件的全球視角。網站有專門的值班編輯團隊監測電視、報紙、雜志、博客和其他網站,一旦發現有價值的資訊,迅速抓取。這家公司利用了一種專利技術,其速度和效率是媒體機構無法達到的。Newsy最后呈現給觀眾的是:主持人用簡要的介紹性語言,將不同媒體的視頻、音頻或者文字串聯起來,在整條新聞的最后,進行總結式的點評,并提出問題,邀請觀眾在網站上發表觀點,與節目進行互動。每條新聞的長度一般不超過3分鐘。Newsy制作的每一條新聞提供兩種鏈接:一類是已經選用的新聞最初的音頻、視頻或文章;另一類是其他相關報道的標題。受眾看到的是整個世界對同一新聞事件的報道,而不只是來自一個國家的報道。
以上兩個例子,都是基于大數據對于新聞“源內容”的集成與整合。大數據不僅能幫助新聞記者發現新聞,其本身就是一種新聞形態。大數據可以通過對趨勢的預測提前策劃新聞,通過分析受眾心理提供更高質量的內容。數據新聞作為精確新聞的延展和普及,在信息化社會和大數據背景下將進一步普及,成為一種重要的新聞形態,甚至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自動編寫新聞。美國一家30人左右的Narrative Science公司已經通過其推出的一款同名軟件編寫體育比賽的報道。它通過iPhone手機用戶在某一應用程序中輸入的比賽數據經過分析處理后寫出一篇消息,只需要30秒。雖然這種稿件不像專業記者寫的那樣生動有趣,但卻能將比賽結果第一時間告訴受眾。
由此可見,大數據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新聞業務的操作手法,在新聞制作的流程上,最為明顯的是將節目播出后的受眾反饋提前變成了“前測”。即從原來的“策劃——采訪——寫稿——編輯——審看——播出——反饋”變成了“前測——大數據輔助策劃與篩選——大數據輔助編稿與制作——審看——播出——大數據反饋”。
新媒體轉型并非建立一個有網絡端口的電視臺,而是建立一個整合了網絡信息的多媒體新聞機構。利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海量特征,提供信息選擇和管理服務,將是新聞業務重組的方向。
(茍凱東:清華大學與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聯合培養博士后)
鏈接
“大數據狂熱”需理性回歸
5月5日,美國一家數據解決方案公司的CEO蓋瑞·垂尼克在《福布斯》雜志上撰文稱:2008年以前,沒有人聽說過大數據,如今,人們對大數據的狂熱就像野火一樣席卷了整個世界。心理學有一個術語叫“集體歇斯底里”,指的是一種癥狀或者一系列癥狀在多人之間迅速傳播,卻找不到合乎常理的解釋。他認為,是這種“集體歇斯底里”引爆了大數據市場。“當人們平靜下來,回歸理性,關注的焦點將從大數據存儲、基于信息技術的數據訪問軟件等方面回到正軌。從看似不相關的數據中識別有意義的發現,為高層管理者的商業決策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將成為大數據使用者的必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