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區的金寨縣,有豐富的石材資源,從事飾面石材生產經營業務的有近40戶企業,由于該行業生產場所偏遠,現金交易居多,導致企業實際生產經營情況難以核實,納稅情況不能真實得到體現。而運行不久的綜合治稅平臺,成了國稅部門的好幫手。通過這個平臺的“大數據”,該縣國稅局獲取了該行業企業的用電信息,通過比對、測算出該行業單位電度所能達到的最低產值,計算出企業每消耗一度電實現的應納增值稅額。去年,該縣石材行業在查補征稅漏洞后,實現稅收275萬元,同比增長83%。
據了解,2013年6月,由六安市政府建立的綜合治稅平臺,通過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收集了該市發改委、財政、稅務、工商、住建、公安、交通、質監等39個成員單位掌握的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數據,建立信息數據庫。目前,稅務部門已通過該平臺收集了有關數據和信息382.44萬條,并從中進行匯總、對比和分析,有效地控管了稅源,解決涉稅信息不暢、稅源不清、監控不力、稅基不明等問題,也打破了多年來稅收征管的困局,綜合治稅取得明顯成效。
“通過綜合治稅平臺采集的信息,數據全面,對我們強化稅源控管,堵塞稅收征管漏洞提供了重要依據。 ”該市國稅局征管科科長豐俊鵬介紹說,今年將通過電力部門提取的制造行業用電量信息,測算相關企業當月電耗產出比,折算企業產量,確定企業的月收入額,再與企業的日常申報比對,找出疑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稅源監控分析工作,從而有效地控管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