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信息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行政管理、生產經營、商務活動等領域的數據量出現爆炸式增長。2009年開始,“大數據”成為互聯網流行詞匯,隨后飛快地向社會各個領域迅速擴展,“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作為與數據有著天然聯系,以數據生產、加工、管理和開發為主要工作的部門,政府統計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指標,統計調查的拳頭產品,在“大數據”時代如何更加準確地反映物價走勢,提高數據質量,是各級統計調查系統正在積極思考的重大課題。
CPI調查應用“大數據”的必要性
“大數據”既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產物,也是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必然要求。CPI調查方法也應該隨著市場情況的發展而調整。“大數據”的出現,對消價工作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市場的快速發展對CPI調查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近年來,居民消費品和服務呈現了爆炸式的增加。改革開放初期耐用消費品以“三轉一響”為代表,隨后快速增加了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電腦、汽車等內容,目前,耐用消費品種類已不下幾十種。市場需求的細化,也讓消費品的差異越來越大,規格型號越來越多。手機剛上市時不過幾個品牌,十幾種產品,目前手機品牌已經近百個,產品更是千差萬別。另外消費品的增加還有逐年加快的趨勢。目前CPI規格品設置明顯落后市場的發展,對于主流規格品的把握也存在較大的主觀性和滯后性。
“大數據”為提高CPI數據質量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目前CPI調查的方法制度相對成熟完善,但不可否認,部分消費品價格指數還與市場實際存在較大的偏差。例如,全國CPI中衣著價格在“十一五”時期曾經出現連年下降的走勢,這在整體物價上漲、成本不斷提升的前提下,明顯不符合實際情況;“十二五”以來,雖然衣著價格在指數上反映為走高,但不同城市仍然存在較大的差異,2013年1-8月江蘇省轄市衣著價格漲幅的極差達到5.3%,在商品自由流通的條件下,這樣的差異會引起很大的質疑;由于規格品設置不當,手機、電視等指數表現為直線下降,與百姓消費實際嚴重脫節;個別規格品價格的異常變動有時會對整個類別產生較大的影響,對價格趨勢產生誤導。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們規格品的數量和更新速度滯后于市場發展,代表性不足,對于某一地區或某一城市,規格品在規模上的代表性更值得商榷。“大數據”的重要理念就是通過使用大量數據來減少個別樣本異常對于總體走勢產生的干擾,這對我們提高數據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CPI調查應用“大數據”的可行性
“大數據”具有數量大、速度快、源頭多等特點,符合CPI調查數據全面、真實準確、上報及時的調查要求,可以作為消費價格調查新的數據來源與參考。
——管理模式的轉變為CPI調查提供了數據基礎。在現代管理中,決策方式逐漸由原有的憑經驗或粗略估計轉變為以各項報表和數據為基礎的精細化運作。目前,很多政府職能部門都在嘗試管理數據庫與企業數據庫直接對接,隨時抽取相關的數據。企業在管理過程中也更加重視數據的即時收集和整理。政府部門和企業數據的豐富為我們直接利用相關數據提供了可能。另外,商品零售的集中化趨勢能有效降低我們應用“大數據”的成本。調查顯示,蘇寧電器在南京的銷售額已經接近市場總額的50%,再加上五星、國美兩家,足夠代表南京市的總體情況。
——“大數據”在CPI部分調查類別中已經有了初步應用。目前,部分規格品的采價實際上已經用到了“大數據”的概念。以南京隊為例,飛機票價格采用東方航空公司月度均價;電影票價格采用影城月度平均票價;高中一年級學費采用的是每年開學南京所有學生一個學期的費用總額平均;階梯電價和燃氣價格改革后,我們將南京市居民各個檔次使用量的數據,作為權數計算價格改革后均價;同時,對于比較敏感的房租價格調查,定期用中介房租平均漲幅來對采集的房租價格走勢進行評估和修正。
“大數據”在CPI調查中應用方式初探
從“大數據”的初步應用以及近期調研情況來看,“大數據”可以在以下方面對CPI調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大數據”可以幫助我們確定采價點和規格品。在方法制度中,對于采價點和規格品的選取最重要的原則是保證其代表性。
采價點的選擇目前是根據粗略摸底的銷售額進行排序,進行等距抽樣,這樣做一是數據未必十分準確,二是各個采價點商品銷售結構存在差異,采價點未必對于所有規格品都是最合適的。應用企業詳細的銷售數據,我們可以根據具體的規格品在各個點的銷售額進行分別排序,并進行抽選,這樣保證采價點對于每個規格品來說都是具有代表性的。
在規格品的選擇中,我們可以應用“大數據”,對某種商品的銷售數據進行分析和跟蹤,始終選擇該規格品中銷量最大的作為我們的代表規格品,確保代表性。也可以對一類商品的價格的相關性進行分析,找出與整體價格最相關的產品作為調查規格品。另外,對于一些更新較快的產品,如電子產品,可以根據各個型號銷售的增長速度提前預判,確定備用規格品,以便即時替代。
——“大數據”可以對規格品價格趨勢進行評估和驗證。消價工作人員需要把握各個消費品價格的變動趨勢,從而更準確地采集價格,及時更換失去代表性的規格品,更好地進行統計分析和數據解讀。“大數據”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科學合理的評估驗證手段。
在采價過程中,如果某一規格品價格出現異常變動,“大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剔除非市場因素部分,評估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
在統計分析中,加入外部數據與CPI調查數據相互佐證,能夠提高說服力,提高分析質量;在數據解讀的時候,與一些權威數據進行比對驗證,也能夠進一步提高公眾對CPI的認可,提升數據的公信力。
——“大數據”直接作為規格品的價格數據?,F階段,“大數據”在CPI中已經有了初步應用。在以后工作中,能夠有效獲取足夠數據的前提下,對于一些規格差異很小的服務項目,例如部分家庭和個人服務,我們可以采用管理部門的價格數據或家政公司等企業的數據來平均計算出規格品價格;對于規格差異較大的消費品,我們可以以其中關鍵質量因素來鎖定我們列入計算的規格品范圍,以冰箱為例,我們可以將相同容積的冰箱作為一個規格品,計算價格。
目前網購在零售總額總所占比重已經達到10%左右,并有繼續快速增長的趨勢,將網購商品作為規格品是大勢所趨。目前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平臺數據統計已經比較成熟,在設計網購商品采價方法的時候,不妨可以直接跳過固有抽樣采價模式,將電商數據按照CPI調查的需要進行整理加工,以“大數據”形式來計算規格品的價格。
CPI調查使用“大數據”存在的問題
把“大數據”應用到CPI調查從而提高數據質量是目前的大趨勢,但局限于現有的調查條件,仍有很多問題需要關注和解決。
——“大數據”的獲取仍存在困難。應用“大數據”,首先要取得外部數據,從實際操作來看,數據獲取還存在以下困難:一是政府部門或企業數據與CPI調查需要往往不匹配。例如藥監部門,雖然與各大藥房數據系統實現共通,但主要是調閱各種藥品實時的銷量和庫存等信息,并沒有價格信息;部分商場雖然收錄了實時的銷售數據,但主要以品牌分類進行各種統計,與CPI規格品的設置要求有很大的差異。二是企業的銷售數據是商業機密,絕大多數企業不愿意對外提供,而我們對企業沒有強制約束力,具體的溝通也存在很多的障礙。
——“大數據”對調查原則的把握提出挑戰。采用“大數據”,無論是規格品的選擇還是應用混合平均價替代規格品價格,新規格品的構成都會與前一期產生差異,這是應用“大數據”在把握趨勢上的優勢,但對同質可比原則的把握程度不同,數據會出現較大的差異,因此實際操作方法需要非常清晰的界定。
——“大數據”質量需要重點關注。“大數據”是外部數據,相對直接采價數據,質量更加難以把握。一方面,數據在統計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使價格統計出現誤差;另一方面銷售企業由于提高商品檔次等經營策略產生的價格波動對CPI調查是一種干擾因素。因此,我們還需要提高技術手段和工作能力,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科學、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