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在寧舉行的金融改革與創新發展論壇上,國內多位互聯網金融企業創始人指出用大數據評估個人及企業信用,為個人信貸和小微貸款發放提供依據。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小微貸款市場,但99%的中小企業貸款難。金電聯行董事長范曉忻認為,中小企業嚴重缺乏抵押物,導致銀行不敢放貸。其實,抵押物與企業資金需求量以及企業還款能力之間并無直接聯系,傳統的放貸評估和企業實際經營狀況脫節。而大數據的出現,讓企業信用變得可以計算。通過對企業3-5年甚至更長時間經營數據分析,可把握企業真實的成長發展狀態,誠信經營的企業都能獲取自己的信用,從而得到純信用貸款。
新新貸創始人張揚介紹,新新貸更多關注客戶的軟性信息,重點聚焦客戶的社交數據。在客戶的授權下,查看客戶微信群和微博,了解其如何互動。社交網絡狀況好,信貸申請規模可能上升一個數量級。為了盡量挖掘軟性信息的價值,國內企業和全球大數據公司的合作日益緊密。今后,各種互聯網機構的草根征信體系價值將得到凸顯。
目前,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金融機構已采納互聯網金融的信用報告,發放純信用貸款。金融機構不肯支持優質中小企業,主要原因還在貸后監管難。而大數據能對風險管理進行量化,以較低的成本,使資金安全處于動態監控之下。除了銀行,擔保公司、小貸公司,包括政府招商部門,也已利用專業機構的大數據,貸后監管業務發展迅猛。峰會上,南京河西CBD就簽約一家互聯網金融機構,政府將開放部分數據系統,以幫助企業獲得全新的信用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