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大數據”,是這個時代的代名詞。
IBM研究顯示,整個人類文明所獲得的全部數據中,有90%是過去兩年內產生的。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產生的數據規模將達到今天的44倍。人類正闊步向大數據時代邁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央視“新聞聯播”《兩會解碼——兩會大數據》為觀眾呈現出大數據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運用大數據分析收入分配、醫患關系、交通擁堵、百姓心愿、單獨兩孩、大學生就業、政府新政等熱門話題,讓人們分享到大數據帶來的價值和魅力。
“大數據”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某個問卷調查的抽樣對象;你使用的產品,可能是制造商通過對消費行為的大數據分析后改進的;你所享受的社交網絡的個性化服務,可能是通過用戶的評價改善的……
可以預見,隨著網絡及各種信息處理方式的不斷涌現,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社會化網絡等應用的普及,大數據分析的成果將被運用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的各個領域。通過大數據分析,農業部門可以預測農牧業生產的產量和市場走勢;醫療部門可以追蹤流行病的傳播狀況;社會安全管理部門可以分析實時動態的流動人口狀況,還可以利用短信、微博、微信和搜索引擎,收集熱點事件,挖掘輿情,追蹤不良信息的源頭;而文化產業則可以量身定做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文化產品——美國在線視頻熱播的政治劇《紙牌屋》的成功之道正在于此。
大數據時代,每個人都是數據的參與者。面對紛繁復雜的大數據時代,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同樣的一個嚴峻的課題:迎接大數據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態度決定一切。大數據不僅是對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的“顛覆性的技術革命”,更是對人們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巨大變革。面對來勢兇猛的大數據時代的滾滾洪流,任何漠不關心、置身事外的態度,都有可能使我們成為大數據時代的弱勢者,難以在這個時代立足。
大數據使得人們越來越靠近智慧的核心。《紐約時報》指出,大數據時代,決策將日益基于數據和分析,而非基于經驗和直覺。既熟知市場經濟知識、法律知識、行業知識等各種知識,又掌握駕馭海量數據的挖掘、分析、應對與運用能力,是我們立足和決勝于這個時代的關鍵所在。面對“Hadoop生態系統”、“數據分析堆棧”,克服迷茫與無知的惟一出路就是學習,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完善和提高自我。否則,我們就將會陷入“知識危機”和“本領恐慌”的泥淖中,甚至被時代所拋棄。
勇立潮頭,搏浪擊水。《大數據時代》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斷言:“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大數據時代,我們須主動作為、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