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四年前,曾有人想在維基百科(Wikipedia)上為“大數據”編寫條目,卻被拒絕了。維基百科認為這個條目毫無特別之處,僅僅是“大”和“數據”兩個單詞的拼湊。然而,幾年之后,大數據就無處不在了,甚至有人宣稱大數據“引發了自歐幾里得時代以來的最大變革”。
舉個簡單的例子。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通過收集美國各地醫院的報告來預測流感等傳染病發展情況,這不僅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而且等到數據收集完備,預測卻往往已經滯后。而科學家們發現,通過分析上千萬條谷歌(Google)搜索記錄可以更快地預測疫情。例如,如果“孩子病了”此類搜索關鍵詞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多,就標志著流感很有可能要大規模擴散。
對于醫學本身來講,“大數據”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技術手段,也逐漸成為醫學發展的背景之一。現代醫學越來越依賴于具體數據的采集和判斷,醫學知識也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有統計稱,一位內科醫生每天要至少讀19篇醫學文獻,才能夠跟上最新的醫學知識,因此醫學文獻遵循開放原則在云端共享,已經成為業內的潮流。事實上,現代社會中,病人面對的已經不是單個醫生,而是醫生背后不斷被充實和分享的網絡化信息庫和知識庫。
《顛覆醫療-大數據時代的個人健康革命》一書的作者埃里克·托普(Eric J. Topol)在其著作中闡釋,“隨著傳感技術、納米技術等科技的發展,對"人"的信息感知,已經打破了空間(從宏觀影像到分子基因,從醫院到家庭到隨身)和時間(從離散監測到連續監測)的限制。醫學診斷正在演化為全人全程的信息跟蹤、預測預防和個性化治療。”
病人可以利用大數據來參與醫療過程。這一主張最早由牛津大學衛生科學院的Muir Gary爵士提出,他創造了“The Resourceful Pa-tient”的概念,即“擁有(或可以利用)資源的病人”。借助智能手機、云計算、3D打印、基因測序、無線傳感器、超級計算機這些新興事物,醫療權力再一次交回病人手中,而醫生扮演的角色則是為病人提供決策支持的“顧問”。
移動醫療衛生信息技術(mHealth)打破了地域限制,醫生可以利用移動設備查看病人的電子記錄,填寫和傳輸處方到配藥室,相互交流病人的治療方案,交流公共健康數據,整理診斷測試,回顧實驗或者檢索醫療文獻。這不僅提高了就醫效率,也能夠幫助病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例如由Airo Health公司開發的腕帶Airo,不僅可以追蹤睡眠、運動和能量消耗情況,還可以監測心率,在佩帶者壓力過大時發出震動警報;由Telcare公司開發的無線血糖儀,可以將血糖讀數上傳到互聯網,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移動應用來查看結果,而醫生和護理人員則可以遠程監控患者的血糖指標;由Propeller Health開發的傳感器,可以追蹤和記錄哮喘病人的用藥時間和頻率,所記錄的信息被上傳至相應的手機Apps,供醫生隨時查看——這款致力于提高呼吸道疾病治療效率的產品,或許會在霧霾天氣嚴重的中國市場大有可為。
開源的遠程醫療平臺開始在國外流行起來。例如,iPATH遠程醫療平臺,患者和醫生都可以移動設備把病例上傳至服務器,建立和充實病例檔案,從而進行遠程的咨詢和病例管理。這個平臺在南非和烏克蘭試用,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南非,有110例皮膚病患者進行這種遠程的醫療求助,其中57例都取得了積極的治療效果。另外一個知名的遠程醫療品平臺是MocaMo-bile,它的功能主要包括身體診斷(如宮頸癌篩查、兒童期疾病診斷、皮膚診斷)、術后觀察、應急反應(車禍現場的評估)和Mocabenefits(現場篩查、診后)等,并支持語音、圖像、文本,據稱,視頻功能也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同時,這個平臺把衛生工作者與醫學專家相聯系,加快了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同時也提供了更有效和權威的醫療支持。
如果斷言大數據將徹底顛覆傳統醫療,或許還為時尚早,但這至少開啟了“醫療保健領域最新設備與技術的科技之旅”。我們所談論的大數據,激發了數字化在醫療實踐方面的新思維模式,它鼓勵我們都成為個人健康管理數字化的消費者——了解自己的生理數據,并且參與到醫療過程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