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和Facebook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新進展,甚至連藝術家都可能被安全又無可避免的被機器取代,這也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線索。他們設計的這種人工智能,不僅能夠產生藝術,而且能夠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美學風格,類似于印象派或抽象表現主義。
該系統的研究人員瑪麗安·馬佐尼表示,該創意是為了讓藝術充滿新奇又不必太過新奇。目前這個系統非常有效,由它創作的藝術展現在公眾面前時,人類批評家甚至對它豎起了大拇指。
該系統中起作用的算法是一種被稱為生成式對抗網絡的修改方式,它主要涉及到兩個通過相互攻擊的方式不斷產生更好結果的神經網絡。該項目中使用的模型包含一個能夠產生圖像的生成器網絡和一個能夠甄別藝術的鑒別器網絡。鑒別器的程序中包括85100個人類繪畫作品的例子,其中有好有差,鑒別器會利用這些基準來進行判斷過程。
運作道理看似很簡單,一旦生成器學會了如何創造經銷商認可為藝術的作品,它就會得到一個額外的指令:生產出與已知審美風格不同的藝術品。研究團隊的成員艾哈邁德表示:“我們想要生產一些具有真正創作性和引人注目的東西,但也絕不會偏離方向,做一些不美觀的東西。”
這些由系統創作出來的藝術品會和人類創作的作品一起展現在判別人員的面前,但不會透露哪個是機器創作的,哪個是人類藝術家創作的。令研究人員感到驚訝的是,由系統創作的藝術品比人造的整體得分略高。
當然,機器并不能取代人類藝術家在創作時注入的情感和意義。但這項技術表明,藝術家的技能似乎是可以被機器所復制的。如何讓冰冷的機器創造出充滿意義的作品呢?這可能是人工智能領域的最后一個前沿。
來自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凱文·沃克說:“想象一下一個非常有趣的對話。人們去參加一個藝術展,有人問:‘那是誰的作品?’你可能會回答:‘噢!實際上是機器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