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不再落后,缺乏相關技術人才的德國,將目光瞄準了中國和美國。
據德媒12月3日報道,德國聯邦數字峰會于12月3日和4日在紐倫堡舉行,如何推動德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是本次會議討論的重點。會議上,希望德國政府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上做更多努力成為各界共識。
“現在是快速實施人工智能戰略的好時候了。”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迪特·肯普夫(Dieter Kempf)在12月3日接受《新奧斯納布呂克報》采訪時表示,“我們需要在這一領域有更多的專家,為此我們必須到世界各地區尋找,而中國和美國就有很多這樣的技術人員。”
據報道,今年11月中旬德國聯邦政府在波茨坦舉行的一次內閣會議上認定,人工智能是自動駕駛或未來工業生產進程中的關鍵技術,為此決定在2025年之前提供總共30億歐元的研究經費,以促進德國人工智能的發展。該計劃還包括,創造超過100個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崗位,以解決人工技術人才短缺問題。
肯普夫口中的人工智能戰略正是這個,但是這筆30億歐元的研究經費在肯普夫眼里似乎遠遠不夠。
“歐洲在這方面始終遠遠落后于中國和美國。”肯普夫無奈地表示。
的確,30億歐元看似是一筆十分龐大的投入,但是如果將它與其他同期競爭國家的投入作比較,就會發現30億的投入只是杯水車薪。
根據中國國務院在2017年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國計劃分別在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將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4000億元和10000億元,并且帶動數萬億規模的相關產業。
據德媒Oberbadische電子報12月2日報道,默克爾在其每周的視頻廣播中這樣說道,“如果我們想要實現增長,在德國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和財富,那么我們必須站在人工智能的最前沿。”
然而,想要在世界Al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德國的追趕之路,似乎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綜合德媒相關分析,公眾對于個人隱私的高度保護意識、民眾對于發展Al技術將導致失業率提高的擔心、政府害怕因減少包括教育、醫療和養老金方面等領域的公共投入而失去選民的支持,以及曾經在制造業的輝煌成就讓德國人自然地重視硬件(hardware)而輕視軟件(software)等因素,都被認為是德國Al發展之路上的重要障礙。
因此,在11月份發布的德國人工智能戰略中,讓民眾(從幼兒園兒童到退休人士)都了解數字化,了解人工智能,被列為了首要目標。
30億歐元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仍然遠遠不夠。在追趕之路上,將目光瞄向中國和美國的技術人才已經成為德國的一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