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十幾位年輕科學家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一次會議上提出人工智能(AI)概念時,恐怕沒人會想到其扇動的“蝴蝶翅膀”,竟然會在半個多世紀之后,給人類社會帶來如此巨大的影響。
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是一個高冷詞匯,不再是電腦上的一串串代碼,它在不知不覺間,以更溫柔、更智慧的姿態走進了我們的日常。就像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公園”所展示的場景,“AI 教育”“AI 交通”“AI 零售”“AI 醫療”……原來,人工智能已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未來還將持續改變。
從低效工作中走出來,做更有創意的事
人工智能來了,人類的哪些工作會被取代?這是昨天會場上“大咖”們回答得最頻繁的問題。而專家們的答案出奇一致:人工智能將代替人類完成各種重復性工作。
每天手握方向盤,踩油門、剎車……對于這樣的重復勞動,你是否厭煩?在“AI 交通”辟出的一塊試驗場地里,八輛小馬智行的無人駕駛汽車在逼仄的雙向兩車道里穿行自如,兩車交匯時會放慢速度、遇到紅燈會自動剎車、小路急轉彎也能精準計算“一把成功”。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彭軍透露,和最優秀的老司機相比,無人駕駛在安全性上還有些差距,但隨著數據的累積,未來一定會比老司機更安全。他認為,五至十年后,駕駛員的雙手有望從方向盤中解放出來。
人工智能帶來的效率提升,在一些行業中已顯現出來。“90后”陳楊勇幾年前還是京東的一個普通物流分揀員,他和同事們每天要彎腰3000次完成商品分揀。隨著“小紅人”智能分揀系統的引入,如今他已“轉崗”成為管理人員,管理著無人分揀區域300個“小紅人”的運營。
讓人工智能做它擅長的工作,讓人類提升效率,做更重要和更有意義的事,創造更多有人情味的職業和崗位,這大概是人工智能帶給人類最好的“禮物”。
不僅要總結經驗,還要更好探索未來
今天,在世界每一個角落,人工智能都是一個熱詞,從一種技術概念到成為一場勢必影響人類未來生活的技術革命,人們對它的未來更加充滿期待。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人,它仍然是一個初生嬰兒,僅僅停留在能認知的階段。”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陸永青說,人工智能目前的工作還在于收集大數據、分析大數據,做人腦的“助手”。
通過人工智能來攻克醫學難題,是多位專家都提到的方向。2000年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透露,他們正在推進一個有關精準醫療的研究項目,試圖通過人工智能對原有一些藥物重新進行定位,觀察它們能否適用于新癥狀,并預測藥物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最近正在研究 “人工智能 城市”的未來。他認為,城市更新也要換一種思維模式,過去是“你認識城市”,未來的設計應該是“城市認識你”。他和團隊正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城市數據挖掘搜集,并對部分城市的未來進行推演,“利用人工智能推演技術,不僅能知道未來的城市是什么樣,通過對城市人群時空分布規律的分析,甚至還能推演出人們愛在哪里活動,并以此來判斷該在哪里建劇院、哪條路會擁堵,從而更加科學地進行城市規劃。”
跟“千人一面”說再見,擁抱個性化服務
最近,百度一項名為“AI植物園”的計劃在上海植物園率先落地。過去,人們參觀植物園有幾種常規方式:跟著導游或者借助語音導覽來認識植物,或者彎腰盯著植物旁邊的吊牌獲取信息,這些服務“千人一面”。如今的“AI植物園”計劃,相當于為每個游客配備了“私人助理”,只要拍照就能“識花”,全面了解信息。
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這是人工智能在各大場景應用中給用戶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在“AI 醫療”板塊,平安好醫生的一款“AI耳機”引發關注,這款耳機的優勢不在音響效果,而是能根據每個人對于不同聲音的接受能力,定制符合個人聽力狀況的最佳音效,形成醫療級聽力保護。
華為公司副總裁鄭葉來認為,易獲取、用得起、方便用的算力,應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關鍵。人工智能代表信息化的新高度,可通過算法的優化升級,對相關行業數據庫和知識圖譜進行深度學習,為企業提供更加準確的決策,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個性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