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6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將著力培育智能產業,重點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等12大產業,打造智能產業集群。
筆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廣東、天津、遼寧、黑龍江、福建、四川、安徽等多個省市已經相繼發布了人工智能規劃。比如,安徽省日前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8年—203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15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了216.9億元,比2015年增長了52.8%。
“我國提出的智能化標準提案已經成為全球首個面向智能制造服務平臺的國際標準。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移動互聯時代向智能互聯時代轉變的重要驅動力量,‘人工智能+’產業應用也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培林在26日舉辦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8)發布暨新媒體發展研討會上表示。
“人工智能+制造業”仍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落點。2017年12月,我國出臺《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明確了未來三年產業發展的重點和目標。隨著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語音與計算機視覺、智能駕駛等領域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企業將加速崛起。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在26日的發布會上則透露,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突破核心技術方面,將引導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夯實智能傳感器、人工智能芯片和基礎軟件等產業核心基礎;在深化融合應用方面,將培育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業態,推進產業智能化升級;在打造產業集群方面,將強化部省合作聯動,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在完善政策體系方面,將建立人工智能標準、測評、知識產權等服務體系,推動建設行業訓練資源庫、標準測試數據集和開放平臺,構建人工智能基礎支撐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