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微軟不是唯一覬覦GitHub的巨頭,但因給出溢價25倍的收購價遠高出其它競爭對手,最終促成交易。據了解,自2007年10月克里斯·萬斯克拉斯和湯姆·普雷斯頓·沃納共同創建了社區,GitHub 平臺上至今已聚集了約2800萬開發者,代碼庫則高達8500萬。
事實上,除了平臺的搭建,近年來各家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領域也展開了“收購競賽”。微軟僅在2013-2017五年間,就收購了Netbreeze、Equivio、Swift Key、Genee、Maluuba等數家人工智能創業公司。
社交監控Netbreeze:NLP為基礎,將各種語言變為通用語言
2013年3月,微軟收購了社交監控分析公司Netbreeze。此后,該公司業務在微軟中起到的作用是通過Dynamics CRM客戶關系管理軟件,對Facebook、YouTube、Twitter及6000個在線新聞網站、1800萬個博客等的信息流進行分析。
這個收購案的背景是:傳統IT公司正在試圖轉變為以智能技術賦能的信息流技術營銷公司。在同一時期,包括甲骨文、Salesforce.com也收購了Eloqua和Buddy Media。
據前微軟副總裁鮑勃·斯圖茲表示,Netbreeze主營業務結合了自然語言處理(NLP),以及數據挖掘和語義文本分析的現代方法,支持包括德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羅斯語、阿拉伯語、日語和普通話在內的28種不同的文字系統。這相比競爭解決方案是一大優勢,能夠將各種語言轉變為通用語言,然后從中分析人們在網絡上的情緒。
機器學習Equivio:非結構性數據和文件智能分析
2015年1月,微軟收購了機器學習公司Equivio。作為eDiscovery和信息管理服務提供商,Equivio的主營業務為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對批量文本進行歸類分組,適用于郵件、社交網絡或者法律事務等文本內容,公司客戶包括美國司法部、畢馬威、德勤等。
收購Equivio之后,微軟可以更加有效的應對大量電子郵件和辦公文檔帶來的龐大數據流的技術挑戰。主要作用原理是,通過Equivio開發出的機器學習技術,可以利用其分析軟件對大量的非結構性數據和文件進行智能分析,然后進行分組歸類。
在辦公軟件領域,彼時的微軟也面臨著谷歌等一批競爭對手,各家都利用機器學習技術為自家產品賦能,微軟對Equivio的收購恰逢其時。
智能鍵盤Swift Key:主持語種從近90種增至100余種
2016年,人工智能在各個產業的賦能之勢漸趨穩定,各家科技巨頭都開啟了“買買買”模式。谷歌在這一年收購了圖像識別公司Moodstocks和NLP公司Api.ai。英特爾收購了芯片公司Nervana Systems。視覺芯片公司Movidius,以及計算機視覺公司Itseez。
對于微軟來說,這一年的最大收獲是完成了對智能鍵盤公司Swift Key的收購。
作為智能手機最流行的應用之一,Swift Key曾安裝在3億多臺設備上,最初的商業模式是以4美元的價格出售可預測鍵盤軟件,后來于2014年開始采用免費的下載模式。此外,公司也與智能手機商合作獲得收入。收購之后,Swift Key支持語言從近90種增至100余種。
虛擬助理Genee:改善虛擬助手與人類的互動
成立于2014年的Genee,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會議行程安排服務公司,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和優化過的決策算法,有效簡化會議安排的繁瑣耗時的環節,尤其針對大型多人的會議安排。
之所以選擇收購Genee,是因為在微軟看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和優化的決策算法來改善虛擬助手與人類的互動,在服務于大型組織,以及無法訪問他人日程表時尤為有用。收購后,Genee被逐步整合到Office 365部門。
NLP/NLU Maluuba:進一步強化機器閱讀和編寫能力
Maluuba成立于2011年,總部分別設于加拿大和滑鐵盧,2017年1月,公司被微軟收購。公司的主要技術為自然語言處理的深度學習,通過這次收購,微軟進一步強化了機器閱讀和編寫能力。
據外媒早前報道,2016年夏季,Maluuba已經能夠分享一套高級人工智能系統的相關結果,這套人工智能系統當時能夠以接近自然人的能力閱讀和理解文本內容,其能力已經強于谷歌(微博)和Facebook的類似系統。
被微軟收購后,Maluuba第一個研究進展是在去年十月推出了用于推理的可視化數據集FigureQA,相關研究論文《FigureQA: An Annotated Figure Dataset for Visual Reasoning》發布在了ArXiv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