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將于近期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同時,也將成為北京大學法學院人工智能相關課程的參考教材,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人工智能在高校與學生中的創新與思考。
沈向洋博士表示,由于互聯網與物聯網的出現,數據量得到巨大提高;“云計算”使運算能力顯著增強;加之算法的不斷突破,共同促成了這一階段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
據介紹,從設想被提出開始,人工智能的發展幾經沉浮……今天,人工智能已經進入人工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的新階段,并且不斷挑戰新技術。技術的進步也帶來了社會角色的轉變,人工智能已經不再是科幻世界的綺夢或單純的實驗室產物,相反,它被廣泛地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醫藥、法律、公益事業、城市規劃與建設……與人們的生活越發緊密地結合。人工智能還被創造性地應用于公益事業。
人工智能起源于美國,關于它的核心理論與技術也多由美國掌握。不過,中國近年來在這一領域的許多表現同樣引人注目。這次被公認為“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的到來,有多方面原因。“大數據”也是全球“人工智能熱”背景下,中國的發展優勢之一。
黃鐵軍認為,除了“大數據”以外,豐富的應用場景與相對寬松的倫理討論環境也有利于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廣泛與多樣化的市場需求會反過來刺激理論的突破,進而彌補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在根源思想上的不足。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也在以多種方式推進與人工智能產業的深度結合。目前,經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的高校達50余個,多所學校還選擇成立專門的人工智能學院,加快編撰教材、壯大師資力量;除了加強學科建設以外,通過校企合作促進產、學、研高度融合也是一條新出路。
《未來計算:人工智能及其社會角色》一書,創造性地提出了人工智能開發的六大原則:公平、可靠與安全、隱私與保障、包容、透明、責任;在論壇現場,何懷宏教授從人文學者的角度出發,分享了自己關于人工智能道德準則的許多思考。
不光是大眾,學術界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走向也可以大體分為兩派。已故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就曾在北京舉行的GMIC大會上宣稱:人工智能很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者。
談到這種普遍存在的擔憂情緒,黃鐵軍主任笑言這也許是一種固有的“人類中心主義”,如果存在與未來對話的無數種方式,以學習人類智能為中心的人工智能應該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與人類高度相似,也就更容易掌握與理解。
對于技術進步的恐慌很大程度上源于對它了解的貧乏,政府、學術界與企業均有責任推動大眾對人工智能的科學化認識,這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命題。近日,德國政府舉行了政府代表與人工智能專家的首次會見,并計劃于6月初批準有關人工智能議題的主要文件,同時啟動一個專項調查委員會,負責解釋所有與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相關的技術、法律、政治與道德問題,并將在今年秋天前拿出人工智能發展的總體規劃方案。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人工智能道德準則的制定應是一個在實踐中進行的過程。過度抽象的原則也可能限制人工智能的發展。沈向洋博士補充道,技術的進步不可避免,應用更開放的心態迎接它的到來。建立一個為全人類造福的人工智能系統是共同的期許,更是共同的責任。它需要我們持續地思考,進而更好地與未來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