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給你診斷病情的是機器人醫生;做檢查檢驗,為你分析結果的是機器人醫生;就連復雜的手術臺上,操刀的不僅有機器人醫生,還有3D打印、虛擬現實(VR)、混合現實(MR)等新技術幫助醫生實現精準手術……
這已不再是電影里的虛幻場景——在廣東,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應用到醫療領域的多個層面,當前最炫酷的“黑科技”開始各顯神通,這一切,預示著醫療或將迎來全新時代。
現狀
AI應用到醫院多個領域
4月2日,全國首家智慧醫院在廣東上線,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在問診、分診、支付、影像診斷、智能物流等十大領域全面應用人工智能,一個“吞下”了3億份三甲醫院“脫敏”病歷(抹去隱私信息)的AI Doctor(人工智能醫生)正式上崗,為公眾提供免費智能問診分診。AI Doctor它還能為看診醫生提供疾病診斷、檢查和用藥等多方面建議,甚至還能幫影像醫生“讀片子”,發現小于10毫米容易被肉眼忽略的小結節。
AI Doctor并非這家醫院里唯一的機器人。在它努力工作的同時,它的伙伴導診機器人“小美”正在為患者提供位置咨詢、門診導航等多項服務;物流機器人“小易”正按導航乘坐電梯運送手術物資,這個全天候無休息工作的“小家伙”每天解決至少10噸手術所需物品的運輸。
將人工智能應用于醫院多個領域,出于怎樣的考慮?省二醫黨委書記、院長田軍章說,人工智能醫生核心技術在于多源異構數據自動獲取與處理技術,利用大數據基礎技術構建互聯互通的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為實現醫療健康大數據處理和人工智能先進應用奠定數據基礎。對于患者來說,最大程度改變了就醫流程,“患者到醫院只需看診和檢查,其他的都可以在手機或者網上完成。”田軍章說。
溯源
最早亮相的手術機器人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廣東最早亮相的機器人醫生。2015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引進華南地區首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此后,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等醫院也將其引進到院。如今,它已被廣泛應用于外科大部分領域的微創治療,開展了腫瘤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等手術,成為外科專家們得力助手。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大塊頭”,它有著科幻的“大腦”(操作系統)和靈活的“手臂”(機械臂系統),手術醫生通過“大腦”顯示屏清晰地看到病灶并操控其“手臂”進行精準手術。
“達芬奇”機器人在廣東的首例手術由中山一院胃腸外科中心主任何裕隆教授為主操控人,吳暉副教授為助手,成功為一位63歲男性患者切除了乙狀結腸巨大息肉。何裕隆表示:“機器人操作的手術,創傷小、出血少甚至無血,平均住院時間比傳統手術縮短一半。”
首創
全球眼科“AI醫生”門診
這幾年,越來越多小而精的人工智能技術被臨床應用。2017年5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開啟全球首個眼科“AI醫生”門診,在臨床醫生的監督下,由AI醫生進行眼病診療。AI醫生能獨立為病人“看片”篩查先天性白內障,結果會與人類醫生進行比照。據悉,相關試驗在全國14家醫院同步開展,至今已服務超過3000人,無一例漏診。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人工智能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林浩添教授透露,按照計劃,AI眼科醫生將在4月底走進廣州越秀區的三家試點社區醫院,首期將為3600名居民開展白內障和近視眼的篩查。
2017年11月中旬,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科,一個名為“糖小護”的機器人“亮相”,得到了醫生和患者的喜愛。它能夠“一站式”采集患者的健康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它能評估患者發生糖尿病及并發癥的風險和概率,并為患者提供合理的膳食建議。如果患者出現低血糖,它還會通知家屬和醫生,爭取搶救患者的黃金時間。”該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陳容平說。
今年年初,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基于深度學習開發出一個能診斷眼病和肺炎兩大類疾病的人工智能系統,這項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登上了2018年2月23日的世界頂級期刊《細胞》。這項人工智能成果能夠根據影像資料,給醫生提出診斷建議,并解釋判斷的依據。比對發現,該系統在診斷眼疾時的準確率達96.6%;在區分肺炎和健康狀態時準確率達92.8%,水平堪比有十幾年經驗的醫生。
應用
“黑科技”為手術“導航”
除了人工智能外,更多“黑科技”從體驗走入醫學診斷與治療,比如人們熟知的3D打印、VR(虛擬現實技術)、MR(混合現實技術)等等。
4月12日,僅1個月大、體重不足3kg的新生兒小安(化名)在廣東省人民醫院接受了MR(混合現實技術)輔助下的全肺靜脈異位引流手術——在MR眼鏡里,將術前根據CT重建好的虛擬三維心臟影像,通過眼鏡將投射虛擬心臟“放到”胸腔,與孩子實際的心臟重合,為醫生“導航”,順利將孩子所有“異位”的肺靜脈引流,回歸左心房。
“這是一例十分危重的復雜先心病患兒,轉至省醫時已經嚴重缺氧,已實施氣管插管,隨時有生命危險。”省醫心外科主治醫生張勇說,患兒不樂觀的身體狀況給原本復雜的手術增添了更多的難度。
據介紹,正常人的肺靜脈與左心房相連,而小安的所有肺靜脈卻是先匯集成一個共同腔,然后進入下腔靜脈,再通過下腔靜脈回到右心房。“如果不實施手術,讓它們流回左心房,孩子的體循環和肺循環平衡會被打破,生命危在旦夕。”張勇告訴記者,這種病情以往醫生都是以CT影像做參考,具體的病情需要在手術中進一步探查。這一次,術前醫生就通過3D打印技術先建模,找到了患兒的肺靜脈具體走向,并在手術中結合虛擬心臟“導航”,實施精確手術。“這一次,我們僅花40分鐘就完成了手術的關鍵步驟,極大縮短了手術時間,對患兒的損傷也大大減少。”張勇說,以往這類患者很大一部分術后需要上ECMO(體外膜肺氧合)維持生命,經評估,小安恢復情況樂觀,無需使用ECMO,目前孩子情況十分穩定。
小安并非唯一的獲益者。自3月27日省醫莊建團隊實施全球首例在MR(混合現實技術)輔助下實施復雜先心病手術以來,截至4月13日,已成功利用該技術開展11例手術,涵蓋多種復雜先心病。
思考
人工智能醫生, 你能用得放心?
盡管人工智能不斷應用至醫療領域的多個層面,但依然有許多地方需要更多的技術突破。首先,是患者的情緒。多名醫生表示,和其他領域的人工智能一樣,醫療領域的AI無法安撫患者及家屬的情緒,“將無法顧及人文醫學”。不過,人們最大的擔憂依然在于它的準確性。
AI眼科醫生目前的應用依然謹慎。林浩添教授表示,之所以選擇白內障和近視這兩個領域進行入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兩種疾病都是慢性病,即便AI在單一次分析中出現誤判,也不會直接導致嚴重后果。“這也是出于醫療安全上的考慮”。
張勇指出,每一種疾病雖然有共性,但在不同個體會表現出差異性,專業醫生的作用是在個體差異下進行相對準確的判斷,人工智能的長處更多在于對同質化的處理。
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做過大量泌尿外科手術的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黃健教授表示,目前的手術機器人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機器臂,無法判斷某項操作對人體的傷害,相比于醫生,它難以整合患者的多方信息進行綜合判斷。而且,手術機器人并不適合一切手術,需要視病情而定。
無論如何,可以預見的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將越來越深度滲透進醫療領域。“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取代醫生,但它卻是醫生的得力助手。”張勇說,未來醫生們應當嫻熟應用各種“黑科技”,讓醫療診斷、手術治療完成得更加精準,“現代醫療技術和人工智能應當深度融合,共同提升。”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主任夏慧敏表示,人工智能平臺不能僅為某一個專科提供單方面的輔助決策,它應該整合文本型病歷數據、全結構實驗室檢查數據、圖像數據等多媒介數據,模擬臨床醫生對患者病情進行系統評估,為醫務人員提供綜合的輔助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