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獨角獸”一詞由Cowboy Venture投資人Aileen Lee首次提出,隨后,該詞迅速在投資行業走紅,特指那些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創業公司。2003年到2013年期間,只有39家公司從6萬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實現了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標準成為了“獨角獸”企業。隨著互聯網行業的日新月異,“獨角獸”企業也越來越多。如今,我們不光是進入了獨角獸時代,還進入了超級獨角獸的時代,超級獨角獸,泛指那些估值超過一百億美元的公司。在全球,有16家超級獨角獸企業,中國就占據七家,在未來,中國會存在更多的獨角獸企業。那么下一個獨角獸是誰呢?我們聽聽他們怎么說。
信中利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涌曾在論壇中談到:縱觀全球的獨角獸產生最多的領域就是互聯網。凡是能夠刺破行業天花板,快速發展的公司,都可能是獨角獸企業的最佳候選者。
作為風險投資界追逐的目標,成熟獨角獸企業一直不是唯一的選擇,一般有規模、有機構的投資機構,除了成熟獨角獸以外,還會選擇一批在自己細分市場中的隱形冠軍,沒有達到獨角獸的估值,卻依舊成長的很快,盈利足夠支撐整個估值。這也是下一個獨角獸企業誕生的搖籃之一。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立也曾在公共場合表示:下一個獨角獸企業的選擇,一方面需要看市場規模,從行業角度來看,如何將企業做得更加長久,一個企業有沒有價值在于30年后,企業的生存是否能為社會帶來核心價值。未來,人工智能加上垂直行業,對行業本身帶來的改變就非常巨大。從目前的價值和本身的營收規模來看,人工智能具備成熟的客觀條件。從需求上看,可以預測,2018年將會有非常多的企業在營收的數字上有大規模的突破,它在某些垂直的行業中能夠找到快速的復制的概念。而下一個獨角獸企業還需要具備一個條件就是要擁有長期、穩定的現金流,而這就需要具備成熟的產品。從長期穩定中企業需要具備可復制能力,人工智能垂直行業似乎已經具備了這些必要的條件。
獨角獸的誕生,會在各種行業中逐漸交叉的過程中,他們未必會在一個已知的邊緣清晰的賽道中出現,它可能會在幾個賽道之間的交匯口中覺醒。盡管傳統大型科技企業往往搶占前沿技術領域,一些新型的創新公司卻會突如其來的顛覆許多大公司的市場,這便是產業的趨勢。
紫牛基金聯合創始人張泉靈說過,對于數據的靈活應用恰恰是下一代獨角獸成長的土壤,現在一些很熱的概念正在交互交叉,比如說企業的共享服務加上人工智能并實現自動化方式等,多個賽道之間的交互,將會是下一代獨角獸企業的溫床。當然,最火的無異于是AI公司,大部分人都將目光聚焦到了AI公司,但是,以目前的收益規模和未來的市場分析來看,AI真正能夠支撐如此快速的成長嗎?未來我們拭目以待。
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倪正東先生在世界互聯網上曾表示,市場風口每年都變但是對于2017年而言,卻是“互聯網+產業”或“產業+互聯網”或人工智能的一年。無可厚非,無論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只要是加上人工智能的支持就意味著擁有更多的機會。
下一年,人工智能賦能各個行業,將會是一個快速崛起的領域。作為信息技術的延伸,未來的5年之內,人工智能將會徹底的改變人類的生活,而這必將是一個大浪潮的前進,而浪潮之下隱藏的則是巨獸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