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一家公關公司工作的李小姐是名副其實的“微博達人”。這不,最近就在網上實時更新著她陽光燦爛的泰國清邁假期,讓一眾粉絲徒增羨慕嫉妒恨。“清邁上網實在太方便了,不要說飯店、酒吧肯定有免費的Wi-Fi,就連吃個路邊攤都有免費Wi-Fi噢,”原來,李小姐此次的“微博直播”全拜Wi-Fi所賜。
事實上,不少國外熱門旅游目的地,高度普及的免費Wi-Fi幾乎成了“標配”,酒店、景點、餐廳、咖啡館隨時免費上網。世界那么大,卻離你這樣近,Wi-Fi可謂功不可沒。
隨著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大街小巷幾乎人人手中一臺智能手機,國內3G大戰依然硝煙彌漫,各大運營商又在Wi-Fi熱點布局上暗中較勁了起來。只聽“雷聲”早已震天響,而實際的使用體驗究竟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
拿著手機搜Wi-Fi
眼下,一走進機場等候區、咖啡館、會議現場等地方,幾乎每個拿著智能手機的人都會先問一句:有沒有免費的Wi-Fi啊?
Wi-Fi普及的速度著實令人驚嘆,已經成為不少人主要的移動上網方式。就連不少航空公司的航班上都開始提供起Wi-Fi服務,讓乘客可以利用自帶的電腦等電子產品聯網,在空中享受發郵件、傳遞數據等。
然而,有時Wi-Fi用起來卻會遇到不小的麻煩——“不是說火車站有覆蓋嗎,我怎么根本沒找到”;“明明顯示有信號,為什么不跳出認證的窗口,打客服電話也沒給解決”;“接入認證好麻煩啊,怎么不設置得簡單點”……搜不到Wi-Fi信號,Wi-Fi上網速度太慢,手機過于耗電成了Wi-Fi使用的最大“絆腳石”。
李小姐告訴記者,“這幾年,上海提供Wi-Fi的咖啡館、小餐廳多了不少,只要小花個30元杯咖啡,就能體驗免費的上網服務。”不過,她也發現,這免費的Wi-Fi有時候卻給人留下不怎么好用的印象。她就在Wi-Fi認證上遇過胸悶事,“前幾天特地到星巴克上網,趕著把電腦上的一個文件傳給同事,結果折騰接入就花了20分鐘,每次都跳出個系統提示說密碼有誤,太浪費時間了。”
由于當前的Wi-Fi熱點覆蓋仍不夠普及,拿著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的我們往往很關心:“在哪里”可以用上Wi-Fi。前一陣,網上流傳出一張寫滿了眾多公共免費Wi-Fi賬號的微博,可興沖沖抄下賬號的網友跑去一試,立馬就發現,所謂的免費WiFi賬號都是假貨。盡管微博是假,但愿望卻是千真萬確:早點吃上國內Wi-Fi的免費午餐。
熱點覆蓋尚待加強
怎么樣的Wi-Fi才算好用?最近,某大型門戶網站聯合專業媒體《人民郵電報》,針對智能手機用戶做了大規模的市場調查。結果顯示,接近7成的被調查者當前最為關注Wi-Fi覆蓋點是否足夠多。作為無線通信網絡的補充,Wi-Fi要填補的空白點很多,建設難度也相當大。拿著iPad來到咖啡廳,準備好好享受下午時光,卻搜不到信號;在機場大廳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卻發現可用網絡依然為零……很多時候,不是網絡應用的乏味打消了用戶的使用熱情,而是Wi-Fi信號接入點的不足令人大為掃興。根據調查顯示,有52%左右的用戶在使用Wi-Fi的過程中,最令人郁悶的就是找不到信號,這遠遠超過上網速率和安全性等因素。
作為移動互聯網的一支生力軍,加強Wi-Fi網絡的覆蓋可謂備受關注。有數據稱,至2012年年底,全球范圍內Wi-Fi用戶將達10億,流量也將首次超過有線網絡,Wi-Fi設備可能超過20億部。事實上,作為無線城市的重要補充,Wi-Fi正成為國內三大運營商眼中的新“奶酪”,紛紛在校園、寫字樓、交通樞紐、酒店醫院等城市重點區域布局Wi-Fi熱點。
手機要為Wi-Fi“給力”
這份調查同時也顯示,在使用Wi-Fi網絡的時候,筆記本電腦和手機是最常用的兩種終端,分別占40.18%和34.51%。至于臺式電腦、平板電腦的占比僅有11.62%、9.84%。
終端直接影響著Wi-Fi的使用體驗,而從調查的結果來看,使用筆記本電腦和手機連接Wi-Fi的用戶比例只相差了不到7個百分點,這個差距并不算大,但如今智能手機的發展勢頭強勁。一方面,智能手機的配置越來越符合手機上網的要求——屏幕越來越大,應用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用戶也逐漸養成了用智能手機上網的習慣,而手機比筆記本電腦輕薄,攜帶和使用都更加方便。
于是,如何為手機用戶提供更好的Wi-Fi上網體驗,就成為終端廠商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畢竟現在手機上網仍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比如,在需要密碼認證時,應該讓操作過程更加簡捷;配備更強大的處理器,以保證瀏覽網頁、看音視頻的時候能有流暢的速度;一塊擁有良好續航能力的電池,消除用戶擔心上網時間太長而導致手機沒電的顧慮。總之,手機也要為繼續Wi-Fi“給力”。
“認證”繁瑣惹的禍
接入更便捷、帶寬要寬、穩定高速也是Wi-Fi好用必不可少的特質。數據顯示,不少用戶使用Wi-Fi都是為了在碎片時間上網。試想,如果每次都要在認證接入上花五六分鐘才能用到Wi-Fi,這些用戶早就“淚奔”了。
宋先生就遇到過類似的麻煩。有一次,他拖著行李匆匆趕到機場,坐定后發現離登機時間還有15分鐘。看到一旁提示著有免費Wi-Fi上網,他就掏出手機想嘗試一下。沒想到,打開手機的Wi-Fi功能后,網頁上彈出了一個認證界面。并不是“手機達人”的他研究了一陣,好不容易才完成認證程序。可此時,他的登機時間也到了。一次并不怎么成功的Wi-Fi使用經歷就這樣匆匆結束。
事實上,“認證”繁瑣惹的禍確實令人頭疼。就以北京的首都機場為例,它為旅客提供了以下幾種獲得Wi-Fi上網賬號的認證方式:在航站樓各處自助一體機上獲取,在首都機場Wi-Fi主頁輸入國內手機號碼通過短信獲取,使用騰訊微博或QQ賬號登錄,中國電信(微博)和中國聯通(微博)手機用戶從獨立的認證窗口輸入手機號碼及事先獲得的Wi-Fi上網密碼。方式似乎有很多,但了解起來卻不是那么輕松,而且即使在正確無誤地輸入密碼后,系統有時也反復提示密碼錯誤,幾次失敗的嘗試足以破壞用戶使用Wi-Fi的興致。
看起來使用Wi-Fi的用戶似乎格外挑剔。要知道,Wi-Fi一直被視作一種靈活、帶寬大、使用率高的技術,“無縫覆蓋”更是廣為流傳。因此,用戶就自然對Wi-Fi期望頗高:方便、便宜、快捷。提高Wi-Fi的易用性,顯然是為了大規模普及而必須提前做好的準備功課。
愿意為Wi-Fi“埋單”嗎?
免費,還是收費?這對于Wi-Fi來說確實是個問題。記者做了一個10多人的小調查后發現,多數用戶沒有為Wi-Fi付費的習慣,而且認為選擇用Wi-Fi就是因為它是免費的。
“我基本上都在咖啡廳、酒店等場所使用免費Wi-Fi服務,基本也就上上微博、發發郵件,打發一下時間,”李小姐的說法非常有代表性,“如果要付費,我覺得包含在手機套餐里比較合適,也更能接受。”
其實,對于Wi-Fi服務的價格,全球運營商仍然在探索中。一些發達國家的電信運營商選擇了有條件免費的模式,比如將Wi-Fi與3G等網絡捆綁起來,針對自己的合約用戶進行免費,這種方式不僅能有效地將移動公共網絡上的流量分流到Wi-Fi網絡上,更能夠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推動移動互聯網業務的開展。而在一些公共區域,比如機場、公園等,仍然會部署一些免費的Wi-Fi網絡,保障市民有權益享受到免費的公共服務。
采訪中,不少專家也指出,由于目前廣大用戶一般都是傾向于是用免費的Wi-Fi,致使無線熱點覆蓋很難形成商業模式。即使提高了運營商的無線熱點覆蓋,恐怕廣大消費者是否愿意埋單也是個問題。如何形成有效運營模式,并且保持持續的資金投入的情況下,是運營商們對Wi-Fi的長遠發展需要考慮的。
什么是Wi-Fi
WiFi是一種通過WLAN無線方式連接互聯網的技術,能夠訪問Wi-Fi網絡的地方被稱為熱點。當一臺支持Wi-Fi的設備(例如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遇到一個熱點時,設備可以用無線方式連接到網絡。
根據今年公布的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2011-2013年行動計劃,上海將加大無線局域網(WLAN)熱點建設,大力推進全市公共場所、服務場所的WLAN建設,到2013年,全市WLAN總量要超過2.2萬處(約13萬個AP)。實現公共交通、行政辦公、文化體育、公園綠地、旅游景點、賓館酒店、教育衛生、商業金融等設施的重點場所覆蓋率超過80%,接入能力達20Mbps,覆蓋密度和質量國內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