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通信產業報創刊15周年,通信產業報(網)將推出“15年就看今朝”大型訪談。“15年就看今朝”,主要針對通信產業熱點、焦點問題,通過訪談行業專家的形式,再現通信產業的歷史變遷。本期話題為:3G兩周年。
我們知道,2年前(2009年1月7日)3G牌照發放,到1月7日整整兩年。中國3G用戶超過4000萬。兩年來,中國3G走過了怎樣的路程?未來市場前景如何?作為自主知識產權TD給中國帶來了什么?中國通信市場距離4G究竟還有多遠?通信產業報(網)邀請到北郵教授、電信業知名專家 闞凱力為大家解讀。本次訪談由通信產業報(網)資深記者毛啟盈主持。
闞凱力認為,3G就是一個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但是,無線互聯網是通信行業的主流。上網本將“自殺”,運營商應用商店有比沒有好。對于Wi-Max在全球的前途,避而不談。
以下是訪談實錄:
3G牌照發放觀望“非常有道理”
主持人:2000年前后,海外運營商紛紛發放3G牌照,部署3G業務時,中國通信業主管部門對3G牌照猶豫不決,直到2009年才發放3G牌照,您如何看3G從2000年到現在10年的進程?
闞凱力:從2000年到現在,應該說非常不幸 。
從2000到2006年前,我們國家對3G采取觀望政策,觀望也是非常有道理的。當時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反復講到,3G問題關鍵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應用、需求、市場的問題,僅僅靠技術是沒有用的。我們國家一直存在“為什么要上3G,上3G能做什么”的問題。
日本2000年NTT DOCOMO開始做3G,吳部長看他們展示踢足球的屏幕,技術是非常好,但是,只能看到人影,卻沒有看到足球 。當時吳部長非常強調,一定要根據市場需求,來決定3G的步驟。同時并指出,我們國家從1G開始到2G,有自己的經驗教訓。
1G時代,中國電視制式是PAL制專門改造的中國獨特的制式。80年代末,我們國家開始做模擬移動通信,采取歐洲的技術、美國的頻率,所以做了一番四不像的中國模擬大哥大。出現的問題非常多:第一,外國的手機到中國,無法漫游,中國手機到國外也無法漫游。第二,中國的手機,移動通信設備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所以沒有規模積極性,所有設備都得單獨為中國定做,這樣成本非常高。到2G時代,我們采用通用的GSM,搭上了全球的GSM這趟列車。GSM在國外已經研究了幾年,第一,技術成熟。第二,全球范圍內批量生產大。第三,各種設備便宜,尤其是終端設備品種繁多。第四,全球性漫游;第五GSM規模大,不斷地后續研發對整個GSM的業務推廣、應用及經濟效益有很大作用。2G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TD-SCDMA不是中國的
主持人:TD-SCDMA作為自主知識產權標準,如果看其在中國的發展?
闞凱力:當時,吳(基傳)部長指出,TD-SCDMA雖然我國已經申請了國際標準,但是即使中國做3G,絕不意味著這就是中國的技術標準。吳部長的話,非常明確的講出了3G的問題,一是應用、需求和市場的問題,另一個是我們要做國際上主流的技術標準。而我們有著非常慘痛的教訓和寶貴的經驗,因此我覺得信息產業部對3G采取觀望政策是完全正確的。
非常可惜的是,從2005年后,中國打著自主創新的旗號,一定要做TD,還把它作為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樣板。實際上,TD-SCDMA技術本身到底有多少知識產權,有的人說20%,有的人說最多不到7%,沒有一個人說全是我們自己的知識產權利,這是不可否認的。
2000年之前我在電信研究院工作,實際上郵電部政企分開之前,我們和大唐是和在一起的郵電科學研究院,后來才把郵政分出去,成立一個硬院,一個軟院。硬院就是電信技術科學研究院,軟院是做決策科學、政策、體制標準的電信研究院。
據我了解,TD-SCDMA根本不是中國自己的東西,是當年西門子在歐洲要爭歐洲的技術標準,當時諾基亞、阿爾卡特、愛立信推WCDMA的標準,西門子推TD-SCDMA的標準,最后TD-SCDMA敗給了WCDMA,將WCDMA作為歐洲的技術標準,于是將技術送給了中國的大唐。大唐接過后,主要技術是天線與TD-SCDMA拼湊,變成了所謂的自主知識產權。
TD-SCDMA提出后,華為與大唐不合資,而與西門子合資成立鼎橋,做TD-SCDMA的設備研發和生產。TD-SCDMA成為中國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樣板,我覺得實際上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成為政治需要變成了政治任務,所以必須推。中國是WTO成員,不能實行貿易保護、貿易歧視主義,發展自己的技術標準,歐洲說發展自己的技術標準為什么不上WCDMA,美國說為什么不上CDMA2000,所以中國要推TD,自己知識產權,我們國家3個3G牌照,三種不同的技術,三家運營商都不能兼容,出現如此嚴重的重復建設和資金浪費,非常令人痛心。因此,TD-SCDMA根本不是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