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IP Messenger在產品方面的發展經歷了明顯的3個階段:春節前的萌生階段;年中以微創新為主的成長階段,微信、米聊各自推出特點的功能,如清晰語音,涂鴉等功能;第三個階段則是向著移動IM社交化靠攏的發展階段,以微信、米聊分別加入LBS社交功能為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微信的視頻發送功能預示著富媒體社交時代的全面到來。在關注功能細節的同時不該忽略一項產品的戰略性和對行業的影響力,從消費者角度來說最佳的用戶體驗以及趣味和實用相結合的產品才能為廠商帶來長久的利益。
IM產品迅速占領通訊市場(圖片來自網絡)
立足行業全局,戰略意識強弱對比
可口可樂全球CMO在最新的哈佛商業評論中指出,“網絡同質化的核心問題是能否創造出讓消費者主動討論和傳播的東西。”產品要想脫穎而出,此原則同樣適用。基于移動IM本身的性質,微信與米聊在“對講”、收發信息等基礎功能上并沒有太大的差異,產品體驗風格的不同,只能說明兩者對消費者的認知存在不同的見解,孰好孰壞并無定論。縱觀微博熱議的話題便知,微信LBS好友定位,特別是搜索1000米內陌生人的功能,是網友主動討論次數最多,且最想嘗試的項目,就連行業內人士都對此功能的未來走向做了大膽的猜測。
微信和米聊在LBS功能的運用上秉持不同的理念,最大的差異體現在微信打造的是“全民社交圈”,米聊打造的是“熟人社交圈”。對于兩款產品對LBS功能的理解,筆者更支持戰略性強的微信。在社交的表征上,微信實現的是點對面的傳播,米聊則是單一的點對點的傳播。微信支持1000米內的陌生人搜索,這在無形之中整合了具備地域特點的群體傳播功能。比如在家中,用戶可以用微信搜索同一個小區的微友,由于地緣因素,大家可以拼團出去吃飯,游玩,甚至團購;在公司,可以搜索同一個寫字樓的朋友,大家由于工作性質等原因可能形成一個互相關注的圈子,分享公司周邊的資訊,哪家餐館好,附近商場有沒有打折,最近業務需求,下班一起拼車等便于日常工作的信息匯總。比起微信的“全局”意識,米聊的熟人圈概念反而顯得單薄許多,米聊并不能通過社交手段實現信息的大面積共享,從另外一種角度來說,這削弱了用戶的產品體驗范圍。
微信LBS功能,打造全民社交圈
滿足用戶需求,富媒體傳播廣度對比
CNNIC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視頻行業正在成為新的商業綠洲,微視頻的出現及其“普眾化”,意味著我們了真正進入了“超視像”的媒體時代。隨著及時通訊以最初的文字資訊為主發展到現在圖片視頻的富媒體化,網友更加理性和成熟。在后娛樂時代,立足普通大眾溝通需求的即時通訊工具將更受歡迎。微信及時捕捉到普通用戶正在萌生的富媒體溝通需求,第一時間將視頻發送功能融入到微信的溝通中。
微信視頻功能代表我們進入了富媒體溝通時代
微信視頻溝通具備了雙向甚至多向的意義交流功能,智能移動終端的便捷讓用戶體驗多了場景切換和多維度享受。很多用戶已經開始使用微信發送視頻,從網友留言可以看出,視頻發送的及時性與便利性將用戶的年齡層大大的拓展開,傳播地域也變得更為寬廣,彈性社交、地球村等概念頻繁被提及。日后上了年紀的父母運用視頻與兒女溝通、大洋兩岸的情侶運用微信視頻傳情將變得普遍。而米聊在視頻方面仍沒有太大的動靜。
尋求自身發展,產品定位“中國特色”對比
中國獨特的文化底蘊、國情和用戶使用習慣直接關系到產品定位,微信有騰訊的后臺,對中國網民的預期有著準確的把握,有業內人士表示,海量的用戶行為數據給了騰訊發言權和信心,微信的目標顯而易見了:收發比電子郵件要簡單,軟件對手機的資源消耗比QQ要小,好友之間的距離要細細拿捏,符合國人心理,不要帶來壓力。基于此,微信會考慮如何把這些狀態提醒做得更細致以及更加人性化。
有人說“在社會化媒體的拓展方面,微信的出身和特性決定了其只能圍繞騰訊的平臺來展開,從而具有局限性。”這話說得難免有些片面,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個關于互聯網入口的圖示:
移動互聯網入口示意圖
新型IM軟件帶給用戶便利的溝通方式與社交手段,所以被稱為“強大”的移動互聯網入口,微信這個入口雖然只能圍繞騰訊的平臺來展開,但是我們來看看騰訊這個開放平臺的輻射面與影響力有多么的廣泛。首先,QQ用戶的數量無須贅述,這為微信用戶的直接溝通平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次微信涵蓋了位置、圖片、視頻、對講、IM、短信、彩信等功能;第三,微信打通了騰訊微博、QQ郵箱,將所有產品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單一的產品不足以說明問題,產品背后的資源與發展意識才能顯示其潛力。
產品使用的便利性一直都是用戶的關注點,微信整合平臺為用戶帶來的便利遠遠超出米聊,同時,微信在把握用戶心理和提供溝通平臺兩方面也做得更加高明,所以從產品定位的角度來看微信略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