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網絡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項指標。每天從起床到睡覺,我們都離不開網絡,并且越來越依賴著網絡。不管是睡前還是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或是在路上、學習中、工作中、戀愛、交友等等,我們沉靜在網絡這個大環境帶來的便捷中。
據統計,我國互聯網使用者的平均年齡為35歲,上網人數中45%為25歲以上的青少年,而大學生又首當其沖地成為了網絡沖浪的主力軍。他們主要集中為90后人群,成長時正經歷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沒有經歷過大的歷史和經濟的動蕩,也沒有經歷過大的經濟波動。物質條件上要比前幾代人好。由于計劃生育政策,90后基本沒有兄弟姐妹。父母也相對較忙,由于居住條件多為小區樓房,和同齡人的互動也更少,他們是“宅”的一代。新浪微博關于90后特征的投票結果顯示,不管是90后自身還是非90后。都同意“宅”作為90后的一個標簽,而互聯網是造成宅的首要原因。而他們對互聯網的態度大致可以總結為三點:心理依賴,大部分學生族群表示,離開網絡他們無法生活,毫無安全感可言,并且在網絡上他們能找到很大的歸屬感;網絡化生活,通過網絡他們認識新的朋友,利用網絡來維系朋友間的關系,并且網絡給了他們很大的自由空間;工具式網絡,通過網絡查閱資料,工作學習,了解信息。
其中,社交是驅使學生族群在互聯網上停留最長時間的初衷。QQ、微信、微博這些如今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跟近距離的“語音、視頻”溝通,成為了他們的新寵。傳統的電話溝通由于費用問題偏高,體驗感受平淡等原因,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很少打電話。但網絡電話的出現,卻給學生群體的社交生活帶來了全新的色彩。
作為擁有4000萬用戶的網絡電話始祖有信,一直以來以“免費通話”這個王牌吸引了不少用戶的加入,同時以高性價比和人性化的服務體驗給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帶去了福利。用戶只需要在手機上安裝有信APP即可,在雙方都裝有有信的時候,撥打電話是完全免費,流量消耗極少,每通話1分鐘,大致消耗1K流量,基于新一代創新通話語音引擎和香港國際通信專線架構下的全高清通話音質,通話清晰,甚至是運營商清晰度的3倍,同時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還可使用回撥的方式撥打電話。
網絡電話的出現,不僅滿足了學生群體求新、求變的心理需求,也是通訊史上一次不小的飛躍,相信不久的將來,網絡通話將會成為人們溝通的最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