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10月22日訊
在當前的虛擬化市場上,有些IT架構盲目地追求優化以獲得最高的利用率,因而讓用戶很難搞清楚誰其實在進行什么操作,這樣的架構并不適合托管運行關注性能的應用程序——也就是說,最至關重要的應用程序。但這種情況并非無藥可救。如今市場上有一些解決方案,旨在幫助IT人員在動態的IT基礎設施環境下進行側重性能方面的管理。
預期性管理
從應用程序的角度來看,它從基礎設施得到的性能是從所有部件:處理器、內存、網絡和存儲系統得到的性能總和。IT性能管理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的問題。不過,許多管理解決方案從“孤島”或單元的視角來看待性能。雖然影響性能的一些問題確實來自硬件故障或操作錯誤,但是性能下降還可能源自非故障問題,包括隱藏的利用率瓶頸、非故意的共享和爭奪,甚至動態“抖動”(thrashing)。只有結合多個領域全盤看待問題時,才能發現許多這些性能問題。
說到性能管理,許多IT部門還是抱著一種中斷/修復(break/fix)的被動心態。作為日趨成熟的性能管理方法,一個好辦法就是估算用于積極主動地管理環境的關鍵性能指標,并且著眼于優化。比如說,VMware的vCenter操作管理器(vCenter Operations Manager)可以生成運行狀況、風險和效率方面的KPI。如果慎重設立降低或優化這類KPI的目標,IT部門甚至可以跟蹤它們自己的相對績效。
只有充分理解了基礎設施的利用率與提供的性能之間的關系,走虛擬化之路的企業才真正變得諳熟性能。深入了解性能的一個方式就是借助先進的分析建模方法,運用數學方法把資源利用率與預期的性能聯系起來。“模型”越準確,IT部門越能積極、準確地做出配置、部署和操作方面的決策,從而提供預期的基于性能的服務級別。確保性能的關鍵是建模,建模工作不僅僅限于簡單地確定應用程序的容量需求是不是“適合”,還要預測因而獲得的“響應時間”性能是不是可以接受。
提供可限制的性能承諾
由于上面介紹的許多原因,在優化容量的虛擬化環境下很難托管運行關注性能的應用程序。我還聽到了許多人的不滿:在本該廉價、彈性的云計算環境下過度配置,因而導致成本過高——可能在重復IT人員常常在專用基礎設施環境下保證性能的糟糕方式。
在這兩種情況下,我認為,許多IT部門已經過早地丟棄了基于性能的容量規劃以提升性能,改而采用更簡單的解決方案,這類解決方案致力于容量管理以提升效率。這不僅妨礙了IT人員實現具體的性能目標的能力,而且還涉及態度問題:只注重為內部效益而管理,而不是為了給客戶帶來高質量服務而管理。
好消息是,額外的性能管理可以幫助IT人員重新激活虛擬化項目,托管運行要求性能有保證的關鍵應用程序。好的解決方案在必要時可以穿透虛擬化層,發現爭奪資源的根源以及影響性能的其他問題。它們有助于跨IT領域(包括服務器和存儲系統),評估和報告所提供的性能。而幫助IT人員實現具體的性能目標,并且對重要應用程序進行虛擬化,關鍵在于這類解決方案能預測未來。
D1Net評論:
隨著虛擬化的發展,很多企業在運用虛擬化技術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但并不能因為這些問題的出現,而否認虛擬化的作用,也不能認為這些問題是無藥可醫的,以上兩種解決方案可以切實解決這些問題,以此為個例,可以看出,未來虛擬化應用中出現的問題,都可以用虛擬化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