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旦,Mark Zuckerberg在Facebook上發出新年的第一條狀態:世界正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希望我們都有積極進取的勇氣,讓每一天都充滿意義。此時,Mark Zuckerberg和他的妻子Priscilla Chan已經有了第一個女兒,MAX。在過去的圣誕和新年假期里,他們也還在分享著姜餅屋和他們的寵物狗“Beast”的溫馨照片。
然而,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好運似乎并沒有降臨。Facebook不得不忙于應對一個又一個的爭議:在印度被控訴為數字殖民,對歷史照片的審查,直播片段涉嫌侵犯人權,更不要提廣告數據造假以及無下限地抄襲競爭對手Snapchat的核心功能。爭議在11月達到頂峰:這家龐大的社交網絡公司被指責未能有效遏制虛假消息的傳播,進而對美國大選的結果造成了影響。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現任教皇Pope Francis在上周公告虛假新聞也是一種罪惡。
對于Facebook來說,2016絕對是一個多災之年。Mark Zuckerberg一定很懷念當初每天最難的決定是穿哪一件灰T恤上班的日子(據說Zuckerberg的衣柜都是相同的灰T恤)。
這年并不是只有壞消息。以上所有的爭議都沒有對Facebook的利潤造成影響。Facebook 2016年的廣告收入達到新高,而Zuckerberg通過Chan Zuckerberg基金會投入30億美元來抗擊疾病的舉動也廣受好評。
不過,Facebook今年的遭遇恰恰說明了,在肩擔“讓世界更為開放和互聯”的使命背后,這個社交網絡的決策能有多么分裂。
前所未有的權力
坐擁17.9億的用戶,以及對這些用戶的充分了解,讓Facebook每年從廣告中獲益數十億美元。今年的前三個季度,Facebook的凈利潤達到了60億美元,而去年同期還只有36.9億美元,同比幾乎翻倍。“他們的廣告對于客戶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非常容易,而且效果立竿見影。”媒體專家Gordon Borrell說。根據他的分析,Facebook在過去一年里從紙媒手里搶走了10億美元的廣告生意。品牌商們在線上的投放每增加1美元,其中就有85%流向了Facebook和Google,而那些傳統出版商們則不得不面臨裁員的困境。
有些人認為Facebook已經大到無法被有效監管的地步了。
“我們沒有適用于這些全球科技巨頭的監管模式,”Demos智庫社交媒體分析中心的研究主任Carl Miller說,“我們以為他們只不過是中性的公共公司,而他們實際上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業實體。”
作家、活動家Robert McChesney認為,Facebook是一個擁有絕對權力的壟斷者。“當一家公司大到如此地步時,它將不僅僅是民主的威脅,同時也是資本主義的威脅。它們吸收資本,吸取小公司們的利潤,造成了不公平的競爭。”他給出了終極解決方案:如果Facebook不能被有效監管,那么就應該被國有化來保證它的行為符合公共利益。
McChesney認為,Facebook對廣大用戶的服務其實是非常民主的這一說法是莫大的諷刺,“Facebook就是一心只想謀利的奸商。”
Mark Zuckerberg作為一個有原則、有操守的CEO是否會讓人對Facebook有所改觀呢?McChesney不這么認為:“我確定那些制造汽油彈的人也認為他們是在保護這個自由的世界。”
數字殖民主義
Facebook在2016年的第一個失誤就是對Free Basics處理不當。Facebook希望通過Free Basics讓那些世界上最貧困地區的人們能夠連接到網絡,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只不過,這不是真正的互聯網,而是由Facebook這個“老大”和他選擇的一群小弟(App和服務)組成的一個“局域網”。
二月份,Facebook先是在印度被指控實行數字殖民主義,隨后Free Basics被印度政府判定違反了網絡中立原則。對于Facebook來說,這個打擊是昂貴而且尷尬的,印度人民和政府的態度表明,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個硅谷的烏托邦主義的科技品牌。針對這一問題,Facebook的董事會成員Marc Andreessen在Twitter上發表了輕蔑的回應:“反殖民主義對印度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反正已經幾十年了,為什么現在要停止呢?”
Nitin Pai,印度智庫Takshashila機構的主任,對Free Basics也持批判態度。他說:“Facebook不像其他的跨國公司僅僅販賣產品或者服務,Facebook讓他的用戶能夠互相關聯,產生聯系。對于Facebook來說,想要靠著'我們與政治無關(we are apolitical)’口號來擴展國際業務是站不住腳的。因此Facebook以及Mark Zuckberger本人必須認真思考自己想要傳遞的到底是哪種價值觀。”
為什么說Facebook“不涉及政治的”說法站不住腳?就在近期,Facebook正在開發一款審查工具,希望能夠再次進入中國市場。
審查和問責
審查制度是Facebook在2016年無法避開的一個話題。盡管Facebook聲稱自己不是一家媒體公司,并不會有編輯對內容進行評判。不過,它似乎很樂意審查那些違反自己政策的內容,對警方的要求也并不抗拒。9月份的時候,越戰標志性圖片"炸彈女孩(napalm girl)"從一名挪威記者的帖子中移除;10月份的時候,一則關于乳腺癌的公益視頻亦被刪除。在這兩起事件中,當然都是這一社交網絡的運營者們決策后,通過算法在全網執行了“評判”。
8月,應巴爾的摩警署的要求,Facebook屏蔽了正在與警察進行武裝對抗的 Korryn Gaines 的賬號。當時, Korryn Gaines在被警察包圍在自己的公寓里,持槍與警察對抗,并不斷在社交網絡上發帖。最后,她被警方擊斃了。這次的事件說明了Facebook里緊急請求系統的存在,只要警察們認為發布的信息有可能造成他人傷害或者死亡的危險,就可以在不經過法庭批準的情況下,讓Facebook撤下相關內容。
此外,Facebook還中斷了針對Dakota Access公司石油管道工程抗議現場的直播,停止了巴勒斯坦記者的賬號,還有報道稱,Facebook撤掉了“Black Lives Matter(黑人權益運動)”的相關帖子。
由于Facebook的審查流程并不公開,已經有超過70個個人與團體要求Facebook對公開刪帖的過程。并且有人認為應當局要求對用戶內容進行審查屬于警察暴行,而且開創了危險的先例,有可能導致邊緣化團體更加無法發聲。
非盈利組織SumOfUs的Reem Suleiman補充說:“Zuckerberg自稱是一個人權衛士,是公民權利的擁護者。他在Facebook大樓的外面掛上了'Black Lives Matter'的橫幅。這些都是他宣傳Facebook時,提出的理想愿景,因此,他也必須說話算話,信守承諾。"
Suleiman擔心在Trump的管理下,對少數群體的監視和鎮壓將變得常態化,特別是穆斯林移民和非法移民。他認為,Facebook有道德上的義務去保護自己的用戶。
對美國大選的影響
如果以上對Facebook來說都不痛不癢,那么美國大選真正將Facebook推上了風口浪尖(參見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早前報道《Facebook影響大選的5種方式》)。批評者認為Facebook在打擊虛假新聞方面不作為,而且由于Facebook的算法使得用戶處于極端的過濾后的內容之中(網站針對用戶興趣提供篩選后的結果,這種結果可能會導致使用者越來越看不到他們不同意的觀點或資訊,使得認知過于單向),這兩者導致了Trump的勝利。
”一面上Zuckerberg宣稱Facebook不可能影響大選結果,但它在華盛頓特區卻有一群銷售團隊在全力勸說廣告主們,他們能夠影響大選。這本身是非常荒唐的。“前Facebook廣告銷售員Antonio García Martínez說,“我們曾經開玩笑,我們可以把大選打包賣給出價最高的買家。”
在選舉的過程中,錯誤和虛假消息的傳播是如此狂熱,比如希拉里曾是一個謀殺犯、教皇為Trump背書等。它們在社交媒體上瘋狂擴散,連奧巴馬都不得不表示這一現象正在破壞了選舉進程。馬其頓的一群青少年通過建立支持Trump的虛假新聞網站甚至開創了一個產業,如果他們能夠讓某些虛假新聞大面積傳播,就能通過廣告獲得不菲收入。
最初Zuckerberg拒絕承擔任何責任,但是由于事件引發眾怒,Zuckerberg最終退讓。他寫了一封道歉信,聲明Facebook將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檢測并識別虛假消息。
虛假新聞以及審查事件,使得Facebook不得不承認自己不僅僅是一個中立的科技平臺,而是一家媒體公司。
“Mark Zuckerberg現在就像是世界上每一位閱讀者的首頁編輯,而這是他不愿的責任。”Martinez說。
來自First Draft News的Claire Wardle認為這一情況正在改變。“雖然他們沒有親口表達過,但從今年開始Facebook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家發行商。”Facebook之所以遲遲不愿意承認,是因為這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噩夢。
Claire Wardle說:“從來沒有一家媒體能夠同時在193個國家發行,而且包容了不同的法律、文化背景以及不同語種的內容。”
她指出,Facebook一直以來都在努力整頓平臺上的色情內容以及網絡霸凌現象。但是現在,他們需要通過結合軟件和專家的人為判斷來共同整治虛假信息。這個過程絕對不會容易,對Facebook來說也意味著文化上的轉變。“目前的算法還沒有聰明到能夠獨自做決定的地步,Facebook必須誠實面對這個現狀。”她說。
哈佛商學院的教授Ben Edelman補充道:“Facebook的體量和營收都在不斷增長,他們的責任也隨之增加。Facebook需要花更多的錢來聘請專業人士為他們的用戶提供更優質的內容,而不是花在啤酒或者乒乓球桌上。”
接下來的困境
2016即將過去,Facebook需要面對的挑戰也迫在眉睫。在今年的財報電話會議上,Facebook承認,核心網站的廣告收入已經基本飽和。“他們已經榨干了信息流的廣告價值。”Martinez說。這意味著如果Facebook想要繼續保持高增長,那么就需要尋找其他的收入來源,比如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和Instagram,或者通過新的媒體手段(比如VR)來增收。
此外,Facebook也面臨來自Snapchat的威脅。Snapchat在青少年群體以及20多歲的年輕人中大受歡迎,Zuckerberg在2013年的時候曾經希望花30億美元收購Snapchat,不過失敗了。從此以后,Facebook走上了抄襲Snapchat的不歸路。
2017年,由Tom Hanks和Emma Watson主演的電影The Circle上映之后,Facebook又會面臨一場公關戰。這部電影是根據David Eggers的小說改編,講述的是關于一家無所不知、侵犯公眾隱私的硅谷科技公司的警世故事,隱射了Facebook、Google和Twitter。可以預想到的是,這部電影必將引起大眾對這些科技公司的道德倫理和真實意圖的討論。
不過這種對Facebook持續的的審視和批評應該很快就會成為過去式,或許Zuckerberg能從中找到一絲安慰。“Facebook是一家相對年輕的公司,這些都是成長必經的陣痛。”Forrester的分析師Jessica Liu說。
Wardle也表示贊同,“如今的Facebook就像5年前的Google,5年之內,站在聚光燈下面對非議的或許就是Snapcha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