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在全球獲得的巨大成功,讓很多社交、即時通信、圖片乃至其他領域的APP等羨慕不已。尤其是Instagram在成立五年之后,仍能保持高頻的使用幅度,仍然處于高速增長態勢,看不到衰落的現象,更是難能可貴。相比之下,曾經的社交應用霸主Twitter的直線墜落,就顯得是那么的出人意料。
Instagram的成功,其由來是能夠“以小搏大”,僅以十幾名員工的數量,就被Facebook以10億美金收購,一舉成為業界的標桿。而在這五年時間中,Instagram的變與不變,糾結與反復的過程,都在向業界和大眾證實其并不是曇花一現的應用。在浮躁的國內移動互聯網大環境下,Instagram的成功,值得國內APP學習和借鑒。
變與不變:instagram核心仍在
相比一般APP短則半年,長則兩三年的壽命周期,Instagram能堅持火爆態勢五年之久,已經超出尋常預計。若是在五年的時間之上再加入“變化較少”這個限定短語,似乎完全違背了移動互聯網“喜新厭舊”規律。如果你是Instagram的初期用戶,就會發現,現在的Instagram與五年前相比,在用戶界面、功能等主體方面并沒有多少不同。
但正是這樣的“不變”,讓Instagram一直堅持了下來。“不變”的核心,遵從的是對人性化操作、用戶心理、使用習慣等的深度追隨,畢竟總有些東西是很難改變的。Instagram巧妙地將這些難以改變的東西,融入到自己的核心之中。
例如,直到今年8月份之前Instagram上的所有照片都是正方形。一方面,這方便Instagram為自己打造最鮮明的個性特色,讓人看到正方形照片首先就聯想到Instagram;另一方面,正方形照片最適合大眾使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因構圖差而導致的失敗照片概率,滿足“傻瓜式”拍照需求。在眾多圖片應用層出不窮的當下,Instagram能夠脫穎而出,保持正方形照片的“不變”功不可沒。
但與此同時,Instagram其實也是存在著變化的。比如從今年8月份開始,Instagram宣布不再限制用戶發布非正方形的照片。很大的原因就是隨著手機拍照的普及,大眾需要更多元化的照片展現形式,且拍照高手成為主流。若是意味堅持正方形照片,反而會讓Instagram的用戶流失。再加上推出圖片拼接應用layout、短視頻應用hyperlapse、無限滾動卷軸界面的添加、快速瀏覽Instagram流行趨勢的功能的加入等,Instagram也在不斷求變。但這些“變”只是進一步提升應用體驗,并沒有偏離Instagram的核心,算是錦上添花。
國內APP只會變“虛胖” 全≠強
與Instagram為保證應用長久的活力,刻意地追求“變”與“不變”之間的平衡相比,國內APP顯得太過急躁。通常,國內APP的發展路子是這樣的:先是以簡潔的界面、實用的功能等吸引用戶下載、使用;在用戶量達到一定量級之后,就開始著手大的更新,增添更多功能;而隨后為保持更新頻率,開始加入很多華而不實的功能,結果無論是APP的響應速度還是用戶體驗開始有所下降;緊接著,為了盈利,加入廣告、購物、社區、新聞乃至智能硬件等毫不沾邊的東東,徹底破壞這款APP的原貌。
到了這時,這款APP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和功能,只是“屈服”在金錢的魔力下,變得“虛胖”,徹底走入“全面”=“強大”的誤區。以墨跡天氣為例,原本是一款使用十分方便的天氣應用,憑借初開始積攢的人氣和用心的功能,接連打敗天氣通等諸多對手,坐上天氣應用頭把交椅。但之后,墨跡天氣就開始變了。
雖然也加入空氣質量、穿衣指數、生活小貼士、時景等貼心功能,但也加入了啟動界面廣告、手游廣告、購物廣告、借貸廣告、新聞信息、娛樂消息、搞笑、生活服務、社區、商城等多種對一款天氣應用來說毫無意義的附加品。每當看到墨跡天氣下部的廣告和類似“產后多久來月經才正常”、“這個時候生的寶寶最健康”、“從5種嘴唇了解情欲”等消息時,總有一種砸手機的沖動。
墨跡天氣只是不斷變得“虛胖”的國內APP之一,其他諸如360手機衛士、金山電池醫生等幾乎絕大部分國產APP都是按照這樣的手法操作。這是國內APP的一種“通病”,已經泛濫成災。
回歸本真 拒絕模糊定位
國內APP以“全”為榮,因為這樣可以博得投資者的歡心,也能盡快盈利,還能有向各個領域發展的潛力——墨跡天氣就推出了一款智能硬件。但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就是讓自己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與同類型的專業APP相比,自己顯得太過凌亂;與涉足的其他業務、領域相比,往往涉足的只是皮毛,并不受到用戶歡迎——墨跡天氣上的新聞瀏覽量與網易新聞相比絕對不在一個量級上。
Instagram的成功,其實已經在給國內APP的發展給予借鑒和驚醒。小而美、專而精,才是APP能夠得以長足發展的根本。國內APP必須回歸本真,拒絕模糊定位,真正踏踏實實地將一件事做好。一旦成為“四不像”,危機或許也開始籠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