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的科技企業中,除了Kik明確表示要以微信為師外,還有幾家公司也將微信作為學習或趕超的目標。它們中既有業界“一哥”,也有初創企業。
社交媒體巨頭臉譜網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2012年3月推出的聊天軟件Facebook Messenger擁有7億多活躍用戶,雖然多于微信的5.5億,但據科技新聞網站“TechCrunch”報道,進入2015年后,Facebook Messenger正在走向“微信化”。
在今年3月召開的臉譜網年度開發者大會上,臉譜網推出了Messenger平臺計劃,這個計劃允許開發者在Facebook Messenger上開發自己的應用。
臉譜網在這次發布會上展示了48個應用,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用于增加溝通樂趣的,比如更方便地分享動圖和特短視頻等。
此外,臉譜網還推出了Messenger商業計劃,把人與人的直接溝通引入網購體驗。Facebook Messenger用戶在網絡零售商處完成網購后,可直接通過Facebook Messenger與商戶聯系,收取收據、追蹤包裹、更換商品等。目前其第一批合作伙伴包括服裝零售商Zulily和Everlane。
為了推出這些新功能,Facebook Messenger提前做好了支付環節。有了支付和轉賬功能,Facebook Messenger就有潛力打造完整的生態鏈,可以像微信那樣具有打車、預約掛號、支付各種生活賬單的功能。在美國“商業內參”網站看來,從之前單一的聊天軟件轉向功能強大的平臺,Facebook Messenger身上無疑有微信的影子。
從微信身上找靈感的還包括Snapchat。這是一款圖片分享軟件,用戶利用該應用向好友發送圖片和視頻時,可設定限制好友訪問這些內容的時間(比如5秒、10秒)。超過這個時間,這些圖片和視頻就會徹底地從好友的設備上和Snapchat的服務器上刪除。這種“閱后即焚”的功能讓用戶可以放心地發送“尺度很大”的內容。而據科技博客網站“pandodaily”報道,如今,這款月活躍用戶2億的軟件也在借鑒微信的模式,從單一功能走向平臺化。
“我們希望復制微信在商業上的成功。”Snapchat聯合創始人兼CEO伊萬·斯皮格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這樣說,言語間流露出對微信商業模式的青睞。2013年10月,Snapchat增加了新聞欄My Story,類似微信的“朋友圈”,允許用戶面向朋友發圖片講故事,這些圖片能在朋友的設備上存留24小時。
去年獲得阿里巴巴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1億元)投資的美國視頻社交應用Tango,在今年4月添加了購物功能,讓用戶可以在購物標簽頁上瀏覽沃爾瑪和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提供的商品。
Tango產品副總裁張志超毫不避諱對微信的借鑒。他說:“微信在中國的影響力令人驚嘆,提到微信時我們很少把它當作競爭對手,而是覺得它為我們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