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中國信息通信測試技術大會”上,業界首個正式推出的MIMO并行信道采集與信道仿真平臺(目前實現八通道)面世。與以前大規模應用的單通道、雙通道相比,八通道以上的MIMO技術對提高頻譜利用率有顯著的效果,決定著5G技術能否實現規模化應用。
為搶占5G研發的高地,近年來,各國也都加快了5G研發的腳步。上個月14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投票同意開放大量24 GHz以上高頻頻譜用于5G,使美國成為全球首個為5G開放高頻頻譜的國家。7月2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指出,再次明確到2020年5G技術研發和標準要取得突破性進展。
MIMO被視為5G核心技術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術指在發射端和接收端分別使用多個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使信號通過發射端與接收端的多個天線傳送和接收,從而改善通信質量,被業界視為5G通信的核心技術。
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主任楊旸作為研制該平臺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5G研究中規定了許多新的場景,包括高速移動的高鐵、地鐵,大型體育場館以及人流密集的集會場所等,這些場景復雜、具備挑戰性,需要用MIMO支撐可靠的通信。
楊旸認為,對多通道信道的理解如果只是通過理論推導而沒有實測數據,是無法走向真正商用的。而并行八通道信道平臺可以把已經測好的各種場景的數據搬回到實驗室,使企業的迭代和驗證更加有效率。這些數據可以讓科研人員足不出戶,就能把戶外的各種數據拿到,相當于已經做了外場測試,實現“室外測試室內化”。
奧運會成5G商用助推器
2020年5G將實現商用在業內已經達成共識,各國也都在加快5G的研發進度,以搶占先機。根據公開資料,日本計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前實現5G商用,支持東京奧運會;韓國將于2018年初開展5G預商用試驗,支持平昌冬奧會,2020年底實現5G商用;歐盟則計劃于2018年啟動5G技術試驗;美國一些運營商計劃于今年就開始啟動5G外場試驗。
中國5G的研發進程一直備受業界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在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雖然過去3G、4G中國牌照發放比發達國家晚了很長時間,但考慮到2022年冬奧會要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辦,以及中國研發的實際狀況,中國2020年也要實現5G商用。
據了解,2013年2月,中國IMT-2020(5G)推進組于由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聯合推動成立,成為了推動國內5G技術研究及國際交流合作的主要平臺。
根據中國的5G技術路線圖,我國從去年開始做關鍵技術的研究,今年開始做技術方案的研究,預計在明年年中做系統的驗證。按照目前的路線圖計劃,到2018年年底會提出5G第一版的標準,計劃在2020年提出5G第二版標準。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也在多個場合表示過,中國的5G研發進程并不落后于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