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進入落地關鍵期
5G大幕將啟,6月中旬,國際通信行業標準化組織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項目)舉行全體會議,正式確定了5G獨立組網標準(SA),意味著5G無線接口和核心網接口具備了端到端全新的業務承載能力。加之去年12月完成的非獨立組網NR標準,5G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進入了產業全面沖刺新階段。
在產業界,5G規模商用的號角已然吹響。來自全球移動供應商協會(GSA)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全球共有來自62個國家的134家運營商宣布對5G進行戰略投入并紛紛開展了5G技術試驗,其中,已經有11個國家的14家運營商承諾在年底之前推出基于5G網絡的移動數據服務。目前,5G在中國的初步落地,已經基本上鎖定了2019年,三大運營商均已進入“5G時間”,其中中國移動宣布,將在2018年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5G試驗網:在杭州、上海、廣州、蘇州、武漢五個城市開展外場測試,每個城市將建設超過100個5G基站;將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個城市進行5G業務和應用示范。中國電信計劃于2018年在成都、雄安、深圳、上海12個主要城市開展中等規模的外場實驗,在2019年實現5G試商用,2020年實現重點城市的規模商用。中國聯通將在北京、天津、青島、深圳、杭州、福州、鄭州和沈陽等16個城市展開測試。
為了實現2020年5G正式商用的目標,整個產業鏈的商用步伐都在加速。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華為將于2019年3月30日推出基于獨立組網標準的5G商用系統,并將于2019年6月推出支持5G的智能手機。高通公司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也表示,5G數據終端將于今年12月份在部分市場發布。
如果說4G時代主要實現了“人與人”的快速通訊連接,5G將是一個完全連接的時代實現“人和物”、“物和物”快速相連,進而推進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5G這種全新的網絡能夠應對持續增長的移動流量的需要以及未來不斷涌現的各類新的設備和應用場景,讓“虛擬現實”“車聯網”“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潛能充分發揮。同時5G還將滲透到物聯網及各種細分行業領域,有效滿足工業、醫療、交通等垂直行業的業務需求,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對此,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指出
5G將開啟萬物互聯、深度融合的新階段,進一步引領信息通信技術產業創新發展,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將與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交織并進,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目前中、美、歐、日、韓等運營企業圍繞高清視頻、虛擬現實、車聯網、工業自動化等,積極開展5G創新應用探索。根據業界的分析,全球5G應用領域將主要集中在車聯網、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媒體及信息娛樂四個方面。這也是業界人士認為5G網絡最大的價值,“能夠和更多的產業深度融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 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2030年5G帶動的直接產出和間接產出將分別達到6.3萬億元和10.6萬億元,還將創造來自于通信設備、電信運營和互聯網服務等800多萬就業機會。隨著5G建設投資力度的加大,未來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將持續受益。以光通信方面為例,5G承載需要更多的光纖資源和更大容量的承載設備,預計2018-2021年光通信相關資本支出達6000億元。
5G融合發展需要產業鏈齊心協力
5G時代的藍圖是非常值得憧憬的,但現實的腳步還需腳踏實地。融合創新已成為業內共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需要跨界融合創新來推動我國早日實現5G商業化推廣。
5G的發展需要各界的緊密合作和共同努力,英特爾院士兼無線技術與標準首席技術專家吳耕表示,“5G若想兌現預期與承諾,需要5G產業鏈各方共同努力,在包括合作方式、業務開展方式、服務提供方式、營收方式等眾多層面做出改變。”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立東表示,一是加快推動5G產業成熟,二是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加速5G、未來網絡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ICT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網絡智能化發展。另外,需要注重跨行業融合發展,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工信部副部長劉利華強調,面對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鼓勵各國企業和研發機構建立伙伴關系,加強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5G等新興ICT技術領域的合作,推動先進網絡的建設、應用和標準化。
有行業分析機構認為,5G面世后,互聯網業務對運營商傳統業務的替代效應,將進一步強化,會給電信運營商帶來更大的壓力,在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網絡技術與規劃部專家邢燕霞看來,也蘊藏著巨大的機遇,“在垂直行業的應用上,5G對電信運營商是一個更大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