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備份是指,在計算機領域為了防止計算機數據及應用等因計算機故障而造成的丟失及損壞,從而在原文中獨立出來單獨貯存的程序或文件副本。
備份的目的是為了防備萬一發生的意外事故,如自然災害、病毒侵入、人為的破壞等等。這些意外事故不可能每天都發生,因此我們使用備份數據的頻率不是很高。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對備份數據的存取速度并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沒有必要為了追求一個并不重要的高速度而成倍地增加我們對備份的投資。
備份的方式:
完全備份(Full Backup):就是每天都用一盤磁帶對整個系統進行備份,包括系統和數據。這種備份方式的好處就是很直觀,容易被人理解。而且當發生數據丟失的災難時,只要用一盤磁帶(即災難發生前一天的備份磁帶),就可以恢復丟失的數據。然而它也有不足之處:首先由于每天都對系統進行完全備份,因此在備份數據中有大量是重復的,例如操作系統與應用程序。這些重復的數據占用了大量的磁帶空間,這對用戶來說就意味著增加成本;其次,由于需要備份的數據量相當大,因此備份所需時間較長。對于那些業務繁忙,備份窗口時間有限的單位來說,選擇這種備份策略無疑是不明智的。
增量備份(Incremental Backup):就是每次備份的數據只是相對于上一次備份后新增加的和修改過的數據。這種備份的優點很明顯:沒有重復的備份數據,即節省了磁帶空間,又縮短了備份的時間。但它的缺點在于當發生災難時,恢復數據比較麻煩。舉例來說,如果系統在星期四的早晨發生故障,丟失大批數據,那末現在就需要將系統恢復到星期三晚上時的狀態。這是管理員需要首先找出星期一的那盤完全備份磁帶進行系統恢復,然后再找出星期二的磁帶來恢復星期二的數據,然后再找出星期三的磁帶來恢復星期三的數據。很明顯這比第一種策略要麻煩得多。另外這種備份的可靠性也最差。在這種備份下,各盤磁帶間的關系就相連子一樣,一環套一環,其中任何一盤磁帶出了問題都會導致整條鏈子脫節。
差分備份(Differential Backup):就是每次備份的數據是相對于上一次全備份之后新增加的和修改過的數據。管理員先在星期一進行一次系統完全備份;然后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管理員再將當天所有與星期一不同的數據(新的或經改動的)備份到磁帶上。舉例來說,在星期一,網絡管理員按慣例進行系統完全備份;在星期二,假設系統內只多了一份資產清單,于是管理員只需將這份清單備份下來即可;在星期三,系統內又多了一份產品目錄,于是管理員不僅要將這份目錄,還要連同星期二的那份資產清單一并備份下來。如果在星期四系統內又多了一張工資表,那末星期四需要備份的內容就是:工資表+產品目錄+資產清單。差份備份在避免了另外兩種策略的缺陷的同時,又具有了它們的所有優點。首先,它無需每天都作系統完全備份,因此備份所需時間短,并節省磁帶空間;其次,它的災難恢復也很方便。系統管理員只需兩盤磁帶,即星期一磁帶與災難發生前一天磁帶,就可將系統恢復。
備份最大的忌諱就是在備份過程中因介質容量不足而更換介質,因為這會降低備份數據的可靠性。因此,存儲介質的容量在備份中具有壓倒一切的重要性。
可管理性是備份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為可管理性與備份的可靠性緊密相關。最佳的可管理性當然就是自動化備份方案。如果一種技術不能提供這種自動化方案,那末它就不能算是好的備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