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種方式(甚至是最初的磁帶備份),用戶的底線在于維系企業生命的數據不會丟失。然而,傳統的容災方式一般由本地和遠程的備份、鏡像、復制、快照技術組成,這種方式雖然可以防止在主站點物理完全破壞的情況下恢復數據,但卻無法避免各類人為故障。比如,主站點操作人員刻意地刪除數據,那么該刪除操作同樣會作為備份的一部分復制至遠程站點。同樣,病毒和軟件故障也會產生相同的破壞效果。更壞的消息是,后者在各類災害中可能出現的比率遠超過主站點的物理破壞。
連續數據保護(CDP)或許是一種解決方案,傳統的數據備份解決方案,如快照技術只能將數據恢復到一個時間點,這必然的會伴有備份窗口、數據一致性以及對生產系統的影響等問題。而CDP針對整個系統,監測所有數據的變化,并不階段的進行數據保護,系統管理者無須關注數據的備份過程,而是僅僅當災難發生后,簡單地拖動時間軸選擇所需恢復的數據即可。此外,還有一種類CDP的解決方案,以一個非常小的時間窗口進行快照,類CDP同樣可以應對頻繁變動的數據,但不能像CDP那樣保證每一次的數據改變記錄。
目前各主流存儲廠商都提供各自的連續數據保護方案,比如IBM的SVC,HDS的Universal Volume Manager,EMC的Recovery Point和Invista,Fujitsu的Continuous Data Protector以及Symantec和Falcon Stor的軟件解決方案。其中,Symantec Veritas Volume Replicator主要針對已經部署了Symantec卷管理軟件的系統環境,其要求VxVM文件系統,由于部署在主機,因此可以支持幾乎所有的異構存儲環境,對于國內用戶亦較為熟悉。EMC的Recovery Point和Invista是兩種不同結構的CDP方案,Invista和IBM的SVC,HDS的Universal VolumeManager一樣,屬于存儲虛擬化和整合的解決方案,在部署時需改變用戶的現有系統體系架構,在交換層使用相應交換設備,存在故障點增加,性能瓶頸等問題,因此不適合關鍵業務;相對應的EMC的Recovery Point,和Fujitsu的Continuous Data Protector以及Falcon Stor的解決方案屬于“帶外”解決方案,部署過程對現有系統不會產生影響,支持異構存儲架構,但相應的建設成本較高,一般用于保障用戶的關鍵業務系統。
連續數據保護的概念自05年就被提出,但當時受限于硬件性能、成本和市場應用的局限,實際應用非常有限。從已有的業務應用看,CDP并非適用于所有的容災場景,對于非業務核心應用,CDP的建設成本遠大于基于磁盤陣列廠商提供的基于陣列級別的容災方案,比如EMC的SRDF,Fujitsu的ACM或HDS的TrueCopy。CDP適合于復雜的IT環境,比如異構存儲廠商產品混合的環境,RTO在幾分鐘內,而備份窗口幾近于0的備份要求。例如電信、金融用戶的實時計費系統。
很多用戶選擇連續數據保護的原因之一是考慮到利舊已有磁盤陣列,但這絕非是決定性因素。在國內,諸多磁盤陣列廠商在設備銷售中會提供相對較有吸引力的硬件價格;加之磁盤技術的發展,磁盤陣列單臺可支持的容量不斷擴展。采用基于陣列級別的容災方案亦不失為一種高效的容災方案。
總之,采用連續數據保護的直接原因應當是針對完全不能丟失的數據保護,并根據用戶已有的系統環境,采用最合適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