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糾刪碼是一種向前糾錯技術,用來保障數據彈性和長期的數據完整性,尤其是在大型數據系統中。糾刪碼經常用來替代傳統RAID,由于它能提供一個更細粒度的糾錯進程,從而能夠減少重建數據所需的時間和花銷。
糾刪碼將解析傳入數據,產生多個分組,然后,分別進行類似奇偶校驗計算,擴展每個分組,創建一個冗余并更多彈性的數據超集。利用數學算法,系統能夠利用這些擴展的分組重建原始數據集,甚至在丟失或破壞分組的情況下。這允許存儲系統在多驅動或節點故障時也能夠繼續提供數據。
大多數糾刪碼設計允許用戶配置彈性級別,其實質就是通過增加每個分組的校驗數據的數量。糾刪碼也應用到不同的級別:陣列級別、節點級別(橫向擴展架構)或系統級別——能夠影響消耗的處理開銷。
使用糾刪碼可能的負面影響之一就是它對計算資源的消耗,經常大量的對象復制。糾刪碼的開銷取決于糾刪碼應用的級別(陣列級別、節點級別或是系統級別)和彈性的級別。
糾刪碼能夠和數據分布或離散相結合來提高彈性,并且終結離線存儲專用副本。這個過程基本上是跨多個節點或系統傳播數據分組,通常在不同的物理位置。然而,使用數據分組在不同物理位置傳播的分布式架構就造成了延時問題。
當分布的數據需要重組時,網絡帶寬很快成了限制因素,因為分組被WAN拉住了。一些對象存儲系統將糾刪碼和復制功能相結合,立在本地系統級別上使用糾刪碼,在不同地理位置間執行復制以減輕延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