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到高清,很多人都會因為他的延時而頭疼。電力線監控延時1~2秒,網絡監控延時300ms,HD-SDI延時低于100ms。在民用安防項目中,1秒的延時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對于金融、交通監控來說,1秒鐘就可能錯過很多鏡頭。沒有突出監控的作用。攝像機延時問題進入了死胡同,延時問題能否解決?如果不能,又能否降低延時時間呢?今天,我們將從傳輸與存儲兩方面為您介紹。
網絡傳輸帶寬不給力
兩套同樣的監控系統,在不同環境中工作延時時間不相同。這個問題就要歸結為網速。更為準確地說,在這種情況下,網速低是由于網絡帶寬不夠造成。監控系統看重視頻上傳速度,網絡上行速度如果不夠寬,那么就會出現數據排隊的現象。更為通俗的描述,就是一定時間內車流量突然加大,2條行車道不足以滿足小汽車通行。
IP傳輸與存儲拖后腿 攝像機延時難解決
當然,改變傳輸介質能夠緩解"擁堵"的現象。網絡傳輸可以使用普通的雙絞線,五類和超五類線纜最為常見,其傳輸速度在100M或1000M以上,衰減小、抗干擾等特點。然而,隨著高清監控需求不斷增多,720/1080P圖像所需帶寬(公式:比特率*路數=帶寬)在2M~4M左右,如果多路監控恐怕也難以負荷。
為了緩解視頻上傳的壓力,一定要拓寬上行帶寬的速度,只能夠改變傳輸介質,選擇光纜傳輸。隨著三網融合、光纖入戶等項目推進,一般家庭已經實現了20M光纖傳輸。那么針對行業化應用中,光纜光纖傳輸也不是難題。
網絡監控延時:300ms左右
在純模擬時代,因監控技術類型、系統規模等問題,幾乎不存在延時問題。當近幾年出高清需求逐漸增多,圖像延時問題也在所難免。那么除了傳輸外,其實設備的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監控系統的自身有哪些問題?首先圖像在存儲之前會經過編碼,傳輸到后端還需要解碼,在不考慮傳輸過程的前提下,其實編解碼過程也會造成延時。在編碼效率、解碼器上還要下足功夫。
大部分廠商都會采用H.264壓縮算法,也是實現低帶寬高清圖像傳輸的最佳途徑。圖像場景越復雜、運動物體越多、碼率和幀率越大,所采用的H.264類別和等級越高,其運算量就越復雜,編碼或解碼的難度也就越大,耗費的時間也就越多。細細琢磨之后便一清二楚。H.264也有等級之分,許多廠家都使用H.264 High Profile實現低寬帶高清傳輸。
視頻圖像處理主板卡
解碼器工作效率高低主要看主機配置的好壞,如果CPU等核心設備跟得上,那么經過解碼后輸出圖像自然也不會太差。與網絡傳輸相比,其實圖像在存儲過程中也會出現排隊的現象。特別是平安城市等項目,出現海量數據存儲時,對存儲設備是個極大的考驗。
RAID技術使數據存讀速度、可靠性、效率大大提高,用戶可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存儲架構。針對行業化存儲來說,SAN、NAS、iSCSI架構存儲各有利弊,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延時問題,投資成本自然相應增加。
不同的存儲設備
綜上所述,為了解決監控延時問題,一個方法是加大網絡帶寬,另一個方法是降低視頻幀率,改變傳輸介質、提高解壓縮標準、嘗試不同存儲架構都在監控實踐中不停摸索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