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存儲供應商與產品類型之多,宣傳之廣使得IT部門難以辨別其技術是否適合企業自身。某些供應商會刻意掩蓋產品性能上的缺陷,從而潛在地增加了存儲成為系統瓶頸的風險,另有一些則過于注重性能而忽略了在服務器資源密集型環境中的應用,例如精簡數據或信息保護。
在走向超融合基礎架構之前,首先要解決性能、存儲網絡、數據精簡、數據保護、安全性、可擴展性、硬件等等方面的問題。否則便會使得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通過超融合基礎架構設備可以得到交鑰匙式的一體化系統,其基于通用型設備,用現成的白牌服務器和軟件定義的存儲、計算和網絡構成。硬件主要使用x86處理器架構的服務器,并配置硬盤或固態硬盤存儲以及網絡結構卡。超融合基礎架構設備的網絡通常是虛擬的機架式或葉節點交換機。虛擬化是所有HCI的核心,包括虛擬化管理程序及內置容器。
在本篇之中,我們將專注于超融合存儲(即HCI中的軟件定義存儲),以及如何與其它基礎架構配合使用。
超融合存儲的來源
并沒有標準化的技術規范告訴你什么才算是軟件定義存儲(SDS),所以任何存儲軟件或系統都可以自稱SDS。為了區分存儲系統上的SDS和超融合基礎架構上運行的SDS ,供應商改稱其為超融合存儲。其可以運行在虛擬機管理程序內核之中,作為某臺虛機或是容器,但更通常的情況下在單獨的物理主機內運行,并且將服務器內置的SSD或HDD虛擬化,以創建虛擬存儲池。
HCI服務器節點中的內置存儲介質會呈現為便于共享的存儲系統,交付虛擬機管理程序、虛擬機、容器和應用程序使用。對存儲池的考量包含性能、容量、讀寫緩存、混合模式、二級存儲和歸檔存儲等方面,由于超融合存儲軟件部署方式的不同,選擇不同供應商的體系架構會導致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