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休息與思考,如今存儲行業需要認真反思忙碌而極不平凡的2015年到底帶來哪些重要啟示。
但這個問題恐怕很難輕易找到答案。簡單與復雜之間、訪問速度與存儲容量之間、服務器與陣列之間、內部設施與云環境之間乃至定制化硬件與軟件同軟件定義之間仍然存在著深入的沖突與交鋒。另外,也別忘了它們背后還有容器化問題等待解決。
另外存儲行業也發起一場針對存儲數據訪問延遲的攻堅戰,而具體舉措就是采用混合型解決方案。
有時候我們可以將這種目標視為存儲行業的永恒理想,即不斷想要將更多、更多數據以更快、更快的速度傳輸到服務器當中,與此同時IT管理人員則希望降低采購成本、降低運營成本、簡化管理流程、降低冷卻成本并享受更出色的可靠性水平。再有,開發人員則希望擁有免費軟件與能夠接入一切的API。
“讓我歇會兒,我沒法一下搞定全部任務,”存儲專家氣喘吁吁地抗議。“為什么不行?”各方質問道。“我們想的就是這么簡單——還是你們在做的工作,只是做得更好些。”那么,我們將在2016年當中迎來哪些新進展?
技術愿景在存儲簡單化與復雜化之間的權衡乃至緊張局勢將繼續推動兩類截然不同產品的不斷涌現,其中復雜化陣營提供經過精心調校的硬件與軟件功能,而簡單化陣營則降低使用與管理難度并節約運營成本。管理抽象層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復雜性難題,但對于大部分細化控制任務而言,大家通常仍然需要自行把控設備的運行方式。
我們應該會看到更多設備類型,其中向外擴展HCIA型系統正是為了回應簡單化需求的呼聲而出現。不過我們也可以預見到原本簡單的向外擴展與HCIA系統將為了更好地適應具體工作負載的需要而不斷加入各類管理機制與組件。
大數據系統將繼續不斷出現在我們面前,相關供應商積極宣稱這些如山、如湖、如海甚至如沼澤(大家可以根據喜好選擇比喻的對象)的非結構化數據中隱藏著巨大財富,而他們的產品/服務則能夠幫助各位將這些定期發掘出來。
不過沒人真正了解這些數字化金礦是否切實存在,其質量如何,又到底擁有怎樣的儲量。而且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種數字化金礦。沒有哪位數據科學家打算親自降臨基層IT組織以指導他們掘取數字化金礦開采所需要行業標準,并由此引發新一輪淘金熱。不,大數據世界并非如此。因此在我看來,新一年中將有很多企業客戶對于大數據系統的實現表現感到失望。
整個存儲行業將繼續努力尋求一種可行的途徑,從而在交付超大規模IT部署效率的同時幫助客戶擁有更強大的數據掌握能力,且不至于帶來其無法承受的超大規模需求及預算額度。在這方面,戴爾公司可謂一馬當先,其主打的是“略低于”超大規模的系統方案。
合規性與數據歸檔需求將繼續增長,速度較慢但容量可觀的磁盤驅動器將在歸檔領域有所建樹,負責提供能夠快速訪問的歸檔數據。相比之下,為大家所熟知的、可靠性出眾的磁帶庫歸檔方案則幾乎無路可退。軟件能夠將二者加以結合,同時主動歸檔機制將快速崛起。
二次存儲倉庫的整合工作將隨著客戶利用物理或者虛擬型單一二級存儲庫解決此類需求而迎來可觀的合并態勢。Actifio、Catalogic、Cohesity、Delphix以及Rubrik將在這一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而Primary Data則負責提供單一虛擬一級與二級數據倉庫抽象層。
陣列內分析功能將迅猛發展并提供更出色的陣列容量及組件故障管理能力。各家供應商預計都將向市場上投放基于分析功能的陣列管理方案。
基于服務器的向外擴展存儲產品亦將在新的一年中迎來喜人的發展態勢。
存儲介質著眼于存儲介質層面,我們發現:
3D XPoint內存設備將在服務器當中被用作持久性內存,但與之配套的軟件仍然比較滯后。3D NAND閃存將開始通過SanDisck、東芝、美光、Uncle Tom Cobley以及其它各廠商之手向客戶交付。3D QLC(即四級單元)閃存將開始出現,并引發激烈的固態存儲歸檔方案可行性爭論。12 TB磁盤驅動器、氦氣填充式驅動器以及疊瓦式驅動器一馬當先,而后則是非疊瓦式驅動器突破10 TB容量限制。采用3D TLC NAND閃存芯片的16 TB SSD將出現,甚至有可能出現采用QLC閃存的20 TB SSD產品。不出所料,LTO-7磁帶與驅動器將在今年年末之前與大家見面。ResistiveRAM將作為XPoint的備選方案在三星及西部數據/SanDisk/東芝手中亮相。考慮到XPoint的強大吸引力,憶阻器技術方案將不會出現在惠普企業業務公司的服務器產品當中。三星公司的FlashDIMM將出現,并采用某種Netlist技術。NVMe Fabrics將開始普及,旨在讓進一步縮短存儲與服務器間距離的目標成為可能。傳統陣列營收繼續保持萎縮。Infinidat占據市場份額。華為成為規模更為可觀的大型存儲廠商。HCIA將迎來強勢發展。高性能計算將迎來強勢發展。機架規模閃存將配合DSSD全面爆發。系統方案公有云Amazon、Azure與谷歌將繼續發展,其中Azure能夠憑借著自身在內部設施客戶基礎中的強大吸引力而取得企業級市場優勢,并引導其成為Azure的忠誠追隨者。
這場一路血戰的云存儲價格之爭仍將繼續,而我們可能會看到目前的三大巨頭收購云內數據保護、分層及云存儲網關軟件廠商以加大對企業客戶的吸引力。毫無疑問,各云服務供應商會不斷向現有基礎數據存儲功能組合中添加其它數據服務,并將此作為核心差異優勢。
軟件方案2016年當中存儲軟件的發展態勢仍將一片光明,其中純軟件SAN將取得長足進展,這意味著DataCore與Falconstor、軟件向外擴展文件系統以及純軟件HCIA都將快速崛起。Nexenta公司也參照此理……或者說表現得更好。事實上,DataCore云如果能夠憑借其并行IO技術實現可觀的性能提升,那么必將在新的一年中取得突破。
DataCore公司的并行IO技術示意圖
純軟件對象存儲供應商應該也會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并將迎來更多后續收購交易。
我們將看到:
客戶嘗試將一級存儲倉庫同Primary Data產品相結合。二級存儲廠商合并——包括Actifio、Cohesity、Delphix以及Rubrik,也可以算上Catalogic。VVOL將為客戶們所接受,而與之擁有同等功能的Hyper-V VVOL也將出現。第二代VVOL將簡化對VMware管理員日常工作的要求,這意味著準存儲管理員即可對其進行操控。專門面向容器的存儲產品將開始陸續出現。存儲供應商這里做出的預言不會對各供應商的具體處境做出評判,而單純以字母排序加以預測:
Actifio與Delphix將接受收購或者進行首輪公開募股。思科將憑借著以服務器為核心的相關產品重返存儲業務市場。Cloudera將/可能迎來首輪公開募股。DataDirect將迎來強勢增長。DataCore的并行IO技術將炙手可熱。戴爾/EMC將丟棄部分存儲陣列產品線,并在合并之后面臨新的問題。Dropbox將/可能/能夠進行首輪公開募股。惠普企業業務公司的存儲業務將強勢增長。華為將擁有更加突出的市場地位。IBM的存儲業務將繼續一路走低。英特爾將利用互連與系統芯片產品及其Optane XPoint設備進軍存儲系統領域。Kaminario將面臨緩慢的增長態勢,并很可能不會進行首輪公開募股或者接受收購。NetApp將迎來全閃存FAS產品的繁榮態勢,同時整體銷售額繼續下滑。Nutanix將進行首輪公開募股。對象存儲技術將獲得喜人的發展勢頭,不過主要依托于S3及文件訪問協議的支持。甲骨文將快速發展,不過無法帶動其它相關方案的同時增長。昆騰仍將掙扎求存,但亦將實現業務提升。Scality將接受收購。希捷公司的OEM陣列業務(即Dot Hill)將迎來增長,而希捷自身則將借此積極推動自身SSD與磁盤驅動器產品銷售。SpectraLogic將悄然實現業務增長。SpectraLogic推出的磁帶Terapack
Tegile與Tintri將進行首輪公開募股。西部數據公司與SanDisk將成為閃存記憶體市場上的一股重要力量。Violin Memory將錯過這輪驚人的發展良機,甚至有可能從市場上徹底消失。X-IO將繼續發展,但卻無法在今年中取得突破。存儲行業綜述整個存儲行業將在今年年內迎來初創企業數量縮減,這主要是因為軟件定義存儲盡管拼盡全力但仍然受到質疑,人們的普遍反應是:“哦,你們是做軟件定義產品的,但這有什么新鮮的?我們又為什么需要這種新產品?”
我們可能見證以容器為重心的初創企業的出現,因為這部分業務確實充滿了朝氣與活力。
非易失性內存、服務器本地存儲思路、云、針對存儲訪問延遲的削減努力以及簡單化與復雜化之間的權衡將繼續成為存儲行業內各大傳統主流供應商無法回避的難題,但同時又給眾多現有初創企業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機遇。這將是精彩紛呈的一年……雖然變革力度也許不會像2015年那么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