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移動終端和物聯網的迅猛發展,全球數據量每兩年翻倍的速度增長,在2010年已經正式進入ZB時代,到2020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到44ZB。除了數據量增長,企業同樣面臨設備數量、應用數量、交易量等方面成倍增長的局面,未來企業所面對的挑戰仍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大數據、云計算、移動化、社交化正在深入地影響著企業IT的變化趨勢。
沙里淘金之大數據
大數據的三個最明顯的特征在于:數據量的快速增長、數據類型的快速增加,以及分析速度的快速提升。面對這些變化,企業在選擇適用于大數據的信息基礎架構時,首要考慮的因素就是信息基礎架構對于大量數據存儲的承載能力,以及在大數據量下保證計算分析時效性?;谶@些要求,選擇大容量、高擴展性、高性能、多業務承載能力的基礎架構設備來承載大數據下的應用至關重要。IDC中國市場數據顯示,2013年有60%的大數據相關投資用在了基礎架構上。沒有高效率的基礎架構,大數據應用很難真正實現。
漫步云端之云計算
云計算是近年來互聯網討論最為熱烈的技術,被認為是繼微型計算機、互聯網后的第三次IT 革命,是互聯網發展的大勢所趨。今天云計算能快速發展,是需求驅動、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轉變共同促進的結果。當企業的IT系統逐步向云轉型,開放、共享就成了重中之重,隨著虛擬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服務器之間的差異陸續被屏蔽,計算能力可以按不同業務要求靈活分配,而網絡層也實現標準化,組網成本顯著降低;當計算層與網絡層資源完成了按需供給后,存儲層的問題也就凸顯出來。容量、性能、資源的按需供給成為了存儲實現云化的關鍵。全球著名咨詢公司IDC研究表明,2014年云存儲的容量將超過7EB,其中圖片、媒體、文件等大數據應用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在云端部署的應用。企業如果要把業務部署到云端,就需要云端能夠提供專業的存儲服務,并支持本地和云端數據流動,同時實現災備和業務遷移。作為面向未來云架構設計的存儲系統,應當具備讓數據在私有云資源池和公有云之間有序、高效地流動的特性。
全球溝通之移動互聯
隨著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和移動終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迫切希望能夠隨時隨地乃至在移動過程中都能方便地從互聯網獲取信息和服務,移動互聯網應運而生并迅猛發展。迄今,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數總數已經超過10億。24小時在線體驗,帶來的是數據井噴式的增長,這對存儲的承載能力和擴展能力都提出了挑戰。在這個用戶體驗至上的時代,能否快速、準確將數據信息上傳或下載到用戶手中,也成了衡量一個存儲設備是否可以在移動互聯網趨勢下走得更遠的重要考核指標。
玩轉指尖之社交媒體
今天我們的生活已被各種各樣的社交媒體軟件包圍,人們在Facebook和Google上分享最熱門的圖片,在微博和Twitter上推送各種新奇好玩的想法,在微信上發表當下的心情狀態。社交媒體對個人而言,是一項“服務”,一項用以跟老朋友互通有無,保持聯系,拉近距離的網絡服務;一項拓展關系網,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 “服務”,這些服務帶領我們進入了數字化的“泛社交時代”。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社交媒體”也可以是一種媒體,因為在這個網絡平臺上,無數的信息被網絡中的節點(人)過濾并傳播著,有價值的消息會被迅速傳遍全球。這種流淌在指尖上的數據隨著人們的傳播,逐漸匯聚成了數據的洪流,沖刷著傳統的IT系統。豐富多樣的數據類型、零散的碎片式數據、實時發布及獲取信息的機制,對IT系統再一次提出了挑戰。首先,社交媒體的IT基礎架構平臺必須擁有彈性的擴展能力,以滿足不斷變化的使用模式;其次,作為海量數據的載體,存儲系統需要實現數據多制式的融合,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和諧共存,信息的存入與讀取理應同樣高效;最后,用戶能否自由的徜徉在指尖帶來的歡愉體驗中,存儲的性能也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