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新華日報刊文“聽專家解析“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大數據,正在重構我們的生活”,說的是在一次“科學家沙龍”上,專家為我們展示了“大數據”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深刻變化。
這是一篇有趣的好文章,但有一點遺憾,專家們對“得數據者得天下”一邊倒的激情謳歌和展望中,似乎沒有人提及近來國際上對“大數據”熱的質疑和提醒。
“大數據”是個好東西,是科學的前沿,值得我們認真積極關注、推介和參與,但它絕不是哈利波特,不會“一抓就靈”,不能包打天下和無所不能。
回頭看看這些年的所謂產業“浪潮”新理念、新理論和新技術,一旦引入我國后,常是泡沫翻騰,真經并不多。去年是“云計算”,今年是“大數據”,官員、學者或媒體人嘴上不常換點國際流行的新詞,都不好意思開口。
其實,“大數據”很簡單,不神秘,以前無法處理的海量數據或沒當做數據的東西(如你在超市逛逛或對那個營業員笑一笑),因計算機計算能力如“云計算”的進步,都可以分析出個子丑寅卯了,如很多人逛超市的路徑與購物之間有數據關系,據此調整布局有利于銷售,美國有超市把影碟與尿布放在一起,就是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來為孩子買尿布的父母喜歡為自己帶盤碟子。
但把“大數據”用做解決世界上最難處理的問題的全能辦法,從管理城市到消除貧困,從制止恐怖襲擊、疾病流行到拯救地球環境等,以為有了“大數據”,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也是一種誤解。人類的思想、個人的文化和行為模式、不同國家及社會的存在發展都非常復雜、曲折和獨特,顯然不能全部由計算機來“數字自己說話”。比如,近來歐美有人提倡用“大數據”分析人的日常行為模式和習慣,判斷誰將要犯罪,以此幫助預防未來的犯罪,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和質疑,公眾擔心因司法程序缺失而受到莫名威脅。
其實,企圖用一行行的代碼和龐大數據庫的“大數據”來解釋和指導世間萬物萬象,很像此前企圖用基因等生物密碼來解釋和調控人類的行為模式,看起來是客觀中立的,但說到底,“大數據”再“大”,也不會“自己說話”,還是設計者、分析者和使用者在說了算。所以,“大數據”并不能使人們完全擺脫曲解、隔閡和錯誤的成見。
而且,數據的采集也會使“大數據”不中立和不全面,以至于不公正,如目前社交媒體等即時通訊是“大數據”分析的一個普遍信息源,那里無疑有許多信息可以挖掘,國外神話“大數據”的范例幾乎都來源于此。但至少在我國現在和未來一段時間里,以此途徑反映民情的某些“大數據”可能會忽視了“沉默的大多數”而失準。過分依賴和迷信“大數據”,難以避免對某一群體的“數據歧視”,可能會依據錯誤的成見作出重大的公共政策和商業決定。
更需指出的是,“大數據”的潛在負面效應不可忽視。無處不在的“大數據”使個人隱私無處藏身,甚至會引發更多問題。例如,最近,“大數據”被用來預測臉譜網用戶極其敏感的個人信息,如性取向、種族、宗教和政治觀點、性格特征、智力水平、快樂與否、成癮藥物使用、父母婚姻狀況、年齡及性別等。這些高度敏感信息很可能會被雇主、房東、政府部門、教育機構及私營組織用來對個人實施歧視。
“大數據時代”的作者維克托說,大數據帶來的信息風暴正在變革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這話很有道理。但他認為,大數據時代最大的轉變就是,放棄對因果關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關注相關關系。也就是說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為什么”。歌頌者說,這是維克托顛覆了千百年來人類的思維慣例,對人類的認知和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可我們有疑:不問或不知“為什么”,我們還是人嗎?
其實,維克托又新寫了一本叫“刪除”的書,講述了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取舍,說遺忘是一種美德。說白了,就是該記的記,該忘的忘。這就更加說明,無論到何時,其實都還是人在思考和“說話”,即使在“大數據時代”可以通過數據形式來部分表達。所以,把“大數據”提高到不恰當的高度,甚至魔幻化或泡沫化,對推廣“大數據”技術及應用不僅無益,還會弄成一些新的神話,或許還有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