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1月29日公布,包括北京市東城區、河北省石家莊市、江蘇省無錫市、浙江省溫州市等90個城市(區、鎮)通過審核,成為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
2008年11月,在紐約召開的外國關系理事會上,IBM提出了“智慧地球”這一理念,進而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
而歐盟則早在2006年就發起了歐洲LivingLab組織,它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進的信息和通訊技術來調動方方面面的“集體的智慧和創造力”,為解決社會問題提供機會,并發起了歐洲智慧城市網絡。
與此同時,國內不少城市也提出不同的智慧城市架構體系,如今,已有22個大中城市規劃文件中,明確提出建設智慧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寧波、武漢、廈門等地方已制定或實施智慧城市發展的專項規劃。
這些城市以提高城鎮化質量、提升城市軟實力、實現經濟轉型為目標,在金融、交通、安全、醫療等領域率先開展“智慧”布局,預計未來10年將涌現一批智慧城市樣板。
而隨著這次住建部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啟動,2013年,以“智慧城市”為焦點的技術和產業盛宴正式開席,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攻堅方向。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物聯網專家組組長鄔賀銓在題為《大數據支撐智慧城市》的報告中提到,智慧城市本身能產生大量的數據。
智慧城市的建設帶來數據量的爆發式增長,目前,與智慧城市相關的項目所產生的數據量已超過了200PB,而大數據就像血液一樣遍布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城市管理正在從“經驗治理”轉向“科學治理”。
目前,國內外知名廠商諸如IBM、微軟、華為、思科、神州數碼等等早已在智慧城市布局相當一段時間。
IBM的“智慧地球”戰略誕生于2009年1月28日。隨后,IBM開始在中國廣泛推廣“智慧城市”概念,在過去幾年中,IBM在中國的“智慧城市”已中標多個重大項目工程。
IT巨頭思科的“智慧互聯城市”構想則是通過整合式的公共通訊平臺,以及Ubiquitous(無所不在)的網絡接入,消費者不僅可以方便地實現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遠程辦理稅務事宜,還可以實現智慧化地控制房間的能耗。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希望通過“智慧城市”培育中國企業的國際基因。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制定和推廣應用中國自主編碼體系,突破核心技術和重大關鍵共性技術。
在政策力挺下,華為、神州數碼、浙大網新(600797,股吧)、中軟國際等一系列國內企業在智能城市上開始了周密的戰略部署。
此外,除了這些IT巨頭之外,智慧城市的另一個有力競爭者是運營商。據統計,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移動、中國聯通(600050,股吧)、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已在全國320多個城市和當地政府合作建設智慧城市。
以上羅列,僅為縮影。智慧城市熱潮的背后,大數據與云計算的結合、云計算與大數據的結合、從云計算到云計算2.0、各行各業的數據業務主營化傾向、物聯網逐漸走入人們的普通生活,成為2013的實際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