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數據量的不斷膨脹,虛擬化的普及化,和云計算的應用,令到存儲行業在未來幾年里,有著一些根本上的行業變化。我會在這文章里做一個高層次的歸納。
一、從容量的追求變成速度的追求
過去的十年,是存儲容量膨脹的非常厲害的十年。十年前,企業購買的硬盤都是以MB為單位的,但是,現在都是用TB為單位。現在的現況是,已經有太多的資訊或數據存放在存儲系統里。存儲的容量已經不是問題,現在購買一塊3TB的SATA盤用不了多小錢。現在需要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最快速地從龐大的存儲系統里找出需要的數據,和如何把數據快速地存放到存儲系統里。
另外一點值得思考,現在很多的應用都需要實時把數據讀寫到存儲系統里,譬如網上交易,社交網互動,微博,視頻,網上搜索等。這些應用的用戶,都不能忍受等候,應用的數據已經不可以像從前一樣在存儲系統前端排隊。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存儲的速度,而不是容量。
大家可能會注意到,傳統存儲大廠在過去1年都有很大的動作。EMC在2012年初收購了SSD廠家ExtremeIO,IBM在2012年中收購了SSD廠家Texas,Netapps在2012年中宣布OEM了FusionIO的SSD產品。這些對SSD廠家的收購的動作,在在標示著存儲行業未來對速度的追求。
二、大量的采用SSD固態盤在存儲系統里
SSD的出現,為存儲行業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SSD有著很高的讀IOPS,可以為需要很高IOPS來支撐的應用解決速度的問題。但是,由于SSD的單位成本還是比硬盤高很多,同時SSD自身的寫數據壽命也是很致命的問題,所以,SSD不能夠完全替代硬盤的角色。
有一點很有趣的情況,在2011年度的Gardner報告里,專家預測未來SSD會是存儲的主流方案。但是,在2012年度的Gardner報告里,專家把調子改變了,他們預測未來會是HDD為主,SSD為輔的混合存儲方案為主流方案。
三、存儲虛擬化
大家對服務器虛擬化和桌面虛擬化應該不會陌生,他們都是現今很熱的潮流。在這些虛擬化后的題目,會轉到網絡虛擬化和存儲虛擬化。
存儲虛擬化是把存儲功能從傳統的存儲系統,提升到Hypervisor層來處理,并且可以利用軟件把各家不同的存儲系統統一管理和應用。情況就有點像服務器虛擬化把服務器硬件和應用和操作系統分開一樣。
現在,各家虛擬化的廠家如Microsoft,VMWare,Datacore等都已經支持存儲數據的管理功能,如快照,重復刪除,CDP,HA等。
四、從機頭帶動偵結構存儲過度到網格存儲
傳統存儲的結構都是通過機頭,來控制盤柜里的所有硬盤或SSD盤,并通過機頭提供存儲的高端功能如快照,重復刪除,CDP等。我們統稱這為機頭帶動偵存儲存儲結構(FrameArchitecture)。這結構已經采用了二十多三十年,從80年代開始到現在結構上都沒有太大的改變。EMC的VNX或VMAX系列,Netapp的FAS系列,HDS的USP或VSP系列,IBM的DS系列,HP的EVA系列等,都是基于這樣的結構。
機頭帶動存儲結構的最大缺點是,每組機頭都有性能上的限制,令到擴容超出機頭處理能力時候是沒法實現的。又如果把多組機頭帶動存儲并聯使用,大量的性能會消耗在機頭與其他盤柜機頭的會話流量。這樣的限制令到應用在云存儲或應用云時候有很大的局限性。
網格存儲(Frame-FreeArchitecture),是把存儲變成模塊化,而每模塊里有獨立的機頭,而存儲的高端功能都是通過Hypervisor應用層來處理。這種結構,可以擴展成非常龐大的系統,而沒有機頭帶動存儲的局限性。X-IO就是其中一個表表者,完全采用網格存儲結構的。
五、iSCSI慢慢被SAS取替
iSCSI是一個用了蠻多年的存儲連接標準,提供1G的流量,被非常廣泛地采用于低到中端的存儲系統設計里。但是,由于流量只有1G,已經有點跟不上應用流量的發展和需要,所以,不同的存儲廠家都開始提供另一個更快的標準,就是SAS,提供6G的流量,可以滿足比較多的應用需求。大家會發現,iSCSI會慢慢被淘汰,而越來越多的存儲廠家都轉而提供SAS。
當然,高端市場還是FC,FCoE,10G等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