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缺乏連續性構成了惠普的最大挑戰。在惠普,戰略、生產線、研發支出和CEO都在經常變化。因此,惠普給人的感覺是它從來沒有過長遠的計劃。這讓它難以成為消費者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
惠普最開始是一家專門為科學家和工程師生產儀器的廠家,后來逐漸迷失了方向。10年前,惠普開始押寶PC電腦市場,而現在,它又準備分拆這個部門。而且,惠普通過收購侵入了思科的地盤——網絡服務,并導致這兩個曾經的合作伙伴分道揚鑣。近年來,惠普的研發支出也跌到了硬件商品的水平,僅為營收的3%。
對于惠普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它已失傳幾十年的東西:連續性。當惠普根據其CEO的專長來制定發展計劃時,它就很難獲得連續性。馬克-赫德(Mark Hurd)精通硬件,因此惠普就一路收購3Com、3Par和Palm等公司。李艾科(Leo Apotheker)懂軟件,結果惠普斥資10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軟件Autonomy公司。在將來,惠普也許該要去關注電子商務了,因為新任CEO惠特曼熟悉電子商務。
如果惠普不與IBM和甲骨文這樣專注于自己業務的巨頭競爭,像連續性這樣的東西也許就不會顯得那么重要了。事實上,在連續性方面,惠普天天都在碰壁。在存儲業務方面,惠普要與EMC公司及其CEO喬-圖斯(Joe Tucci)競爭;在網絡方面,它又要與思科及其CEO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較量;而在PC電腦方面,又有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擋在前面。
從1999年以來,惠普已經走馬觀花地換了7個CEO,而IBM只換了兩個CEO。IBM的CEO薩姆-帕米薩諾(Sam Palmisano)說,“堅持讓你公司成功的東西(例如,熱賣的產品和有利可圖的業務模式)容易,堅持讓你事業成功的東西更容易。但是,領導者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明白什么時候應該做出改變,什么時候不應該改變,而應該堅持下去。”
而甲骨文的連續性成就了其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早在2003年,埃里森就表示,軟件是一個成熟的行業,甲骨文需要鞏固自己在這個行業的地位。后來,他一路堅持了下來。無論你是愛是恨還是怕甲骨文,它始終保持著發展的連續性。
惠普的大競爭對手都有自己的連續性,唯獨惠普非常欠缺。也許惠特曼能夠讓惠普開始擁有連續性。但是,惠普的常務董事雷-蘭恩(Ray Lane)昨日說,惠普內部有很多CEO候選人,但是,他們“都還沒有準備好。”他說,“我們認為,未來的CEO可能就會在他們中間誕生,但是,現在他們都還沒有準備好。”這似乎又暗示,惠普CEO的頻繁更迭也許會持續下去。